肺癌連續15年居國人癌症死因第一位,衛福部推動公費肺癌篩檢滿3年,全國共60萬人符合篩檢資格,卻僅有2成5受檢。此外,高達9成女性肺癌患者沒有吸菸,但我國肺癌研究議題未涵蓋該族群,審計部點名衛福部,應找出不吸菸女性的確切致病成因和預防對策。
衛福部國民健康署自2022年7月開辦肺癌早期偵測計畫,針對具肺癌家族史、重度吸菸者2大高危險族群,提供每2年1次胸部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篩檢。截至2024年底,累計投入經費6.5億元,篩檢15.9萬人,追蹤至今年1月確診肺癌2026人。
審計部決算報告指出,國健署推估符合篩檢資格者共60萬人,僅有2成5民眾受檢,且2023及2024年篩檢確診肺癌者各約800人,相較於2019年到2022年每年新診斷1.7萬名患者,不及1成,要求衛福部強化肺癌篩檢量能。
另外,全國肺癌標準化發生率在過去20多年期間增幅達6成。國健署曾分析,台灣女性肺癌標準化發生率呈現上升趨勢。每年新增約1.8萬名肺癌患者中,男女比例幾乎各半,其中有7成患者不吸菸,男性約3成,女性高達9成。
女性不吸菸肺癌的原因眾多,目前認為可能和廚房油煙、家庭二手菸、空氣汙染,或是石綿、粉塵、砷、氡氣等環境暴露,以及氣喘、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結核等肺部病史有關,但仍未找出明確病因。
審計部決算報告點出這項肺癌防治瓶頸,直指衛福部近3年投入1億餘元經費,針對不吸菸肺癌高危險族群辦理多項研究,但議題未涵蓋「不吸菸女性患者比例較高」的確切致病成因及預防對策。
國健署回應,已著手推動多項研究計畫,積極找出女性非吸菸者罹患肺癌的原因。已請衛福部科技組於2026到2029年度跨機構合作研究中,針對「不吸菸肺癌篩檢」公開徵求研究計畫,如空汙、石綿等環境暴露、肺部疾病等風險因子都會納入,希望透過更多實證結果,強化肺癌篩檢政策。(時事新聞來源:CTWANT,2025.09.09)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