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照顧失能失智父母,不少中年人離開職場,卻陷入經濟窘迫、照顧沉重等雙重壓力,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推出「帶長輩上班」計畫,照顧者受訓後成為照服員,至日照中心工作,照護自家長輩及其他失能個案,達到「長輩去日照中心上學,自己上班賺錢」目標。

全國有近九十萬名失能者無法自理生活,需旁人照顧,衛福部統計,近七成主要照顧者並未就業,又以中壯年族群居多。家總秘書長陳景寧表示,部分上班族為了照顧失能失智長輩而離開職場,少了收入,且照顧壓力沉重,稍有不慎,就可能釀成長照悲歌。

為此,「帶長輩上班」計畫孕育而生,陳景寧指出,如果照顧者成為照服員,除了可以至日照中心工作,轉移注意力,減輕經濟壓力,一起同來的失能長輩也能獲得妥善照護,等於一舉數得。

陳景寧指出,照顧者成為照服員,不僅重返職場,賺取日照中心月薪,政府另有加碼,只要工作穩定十八個月,即可領取最高十點八萬元缺工獎勵金。該計畫於今年三月上路,共有十七人報名,女性十六人、男性一人,動機為增加經濟收入、自我發展與成就感、改變現況。

在十七人中,三人在報名後完成培訓,在家總安排下,陸續與雇主媒合,不過,其中一人最後婉拒成為照服員,一人則因被照顧者病情變化而停擺,僅有一人即將完訓,最近就會在某日照中心上班。家總分析,大部分照顧者擔心自己無法適應職場,以及承受身體負荷與責任,因此,不希望全職,而是彈性上班,工時少一點沒關係。

陳景寧表示,目前家總與靈糧堂北區八家日照中心合作,提供照服員友善環境與彈性工時,另搭配社工三至六個月的陪伴支持服務,希望提高這批由照顧者轉做照服員的工作意願,並透過再次工作,找到自我價值,及生活動力。

衛福部長照司副司長吳希文指出,正執行中的「互助喘息」計畫,希望失能者到日照中心與人互動,讓照顧者獲得休息。如照顧者經專業培訓成為照服員,不論在日照中心服務,或成為家庭托顧員,均可照顧更多的失能長輩,值得鼓勵。(時事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2025.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