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縣是全台老人比例最高縣市,六腳鄉又是老人比例最高鄉鎮,17日當地發生「老老照顧悲劇」,80歲老夫婦被兒媳發現死亡住家多日,遺體腐爛,凸顯高齡社會老老照顧壓力風險;防孤獨死悲據,小鎮醫師陳錦煌及大林慈濟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曹汶龍團隊,攜手共推「社會處方箋」,打造失智友善社區。
檢警調查,這對夫婦的妻子患失智症,丈夫長期獨力照顧,2人生活封閉、與鄰里少互動,直到住外縣市兒媳聯絡不上,趕返家中才發現雙亡,丈夫對妻不離不棄,因缺乏外部支持,恐因健康或意外無人發現,終釀雙亡憾事。
面對高齡化及孤獨死,曾任政務委員的新港鄉小鎮醫師陳錦煌,推動「素園」長照站,提出「社會處方箋」解方,強化社區參與與人際連結,建立失智友善社區,世界衛生組織(WHO)今年將「孤獨」議題列為全球健康關注焦點,必須強化社區網絡,打造失智友善社區,避免遺憾事件發生。
陳錦煌指出,社會處方箋是非藥物性的社區照護策略,透過志工、新住民、外籍看護與社區資源串聯,提供失智長者情感陪伴與日常支持。素園長照站近年結合醫療與社政體系,成為新港地區失智照護的典範。
未來,素園將成為嘉義首個「拾憶學堂」示範據點,結合長照3.0 政策與失智症行為問題照護實驗場域,打造可複製、永續運作的社區照護模式,為台灣高齡社會提供解方。
「失智症無法治癒但可延緩」,曹汶龍說,社區介入是防止孤獨死悲劇關鍵,第一線鄰長接受失智識能培訓,強化通報與連結機制,及時發現失智長輩介入治療關懷。衛生局說,老婦人是失智共照中心個案,輕度失智具自理能力,丈夫照顧,照護體系若缺乏社區支持及家人關懷,仍會發生照護斷裂。
嘉縣積極推動「失智友善社區」,將公部門、醫療資源與鄰里串聯,建立綿密在地支持網。失智照護不能只靠政府,家屬與社區每份力量都不可缺。這場悲劇是警鐘也是契機,唯有社會正視獨老與失智問題,建立關懷連結網絡,才能真正避免孤獨死遺憾發生。(時事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2025.08,19)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