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保母資格將變嚴!剴剴案燒出保母良莠不齊問題,衛福部著手研擬,從現行3種取得保母資格管道中,刪除門檻最低的「保母訓練班126小時課程」途徑,剩下幼保專科畢業、勞動部技術士檢定2管道,且後者將增加實習門檻。幼保團體認為,國內保母平均年齡已達62歲,此舉可能加劇保母不足問題。

國人雙薪家庭結構之下,家外送托率自2018年的9.43%大幅成長至今年(2025)的26.95%,國內居家托育人員(保母)也從1.77萬人成長至近2.8萬人。現行取得保母資格有3管道,就讀高中職以上幼保、家政、護理等相關科系畢業者占4.2%,約1190人;取得勞動部保母或托育人員技術士證者占88%,約2.4萬人;修完民間開設專業訓練7學分課程(約126小時)者占7.6%,約2120人。

衛福部社家署副署長周道君表示,目前僅規定大學幼保相關科系畢業者須有8到12個實習學分,相較之下,只修7學分課程者就能取得資格,專業能力差距太大,因此研擬取消。至於占最大宗的技術士考試資格者,長期被詬病沒有實務經驗,盼比照醫事人員,取得資格後至托嬰中心或家庭中見習。

不過周道君坦言,實習制度難度高,現行機構、家庭是否能容納那麼多人?以及教師資格問題等都需要討論。

台中市嬰幼兒福利聯合會榮譽理事長蔣叔融表示,國內保母平均年齡62歲,若關閉民間126小時管道,未來大家意願更少,恐加劇保母不足問題,少子化會變嚴重,勞參率也會降低。

蔣叔融贊成增加實習制度,因現行技術士考試用的都是「假娃娃」,餵奶、換尿布時不會哭鬧,很多新手保母到現場才發現,原來嬰兒會踢會鬧,「情緒一上來就容易發生憾事」,透過實習才能了解自己是否適任。

40多歲郭小姐打算轉職當保母,正在研修126小時課程,她認為要提高保母品質,應強化學習內容,而非減少管道,若保母門檻變得太高,自己可能就不考慮當保母了。(時事新聞來源:CTWANT,2025.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