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教署過往曾砸大錢補助各高中職辦理「綜合高中」,不過十幾年過去,現存的綜高數量卻不及全盛時期的三分之一。根據教育部統計,一一二學年度,全台綜高只剩五十所學校,較前一學年再減四校。
私中盟發起人、復旦高中校長陳建佑直言,綜高只適合不需考試升學的環境,但在現行的升學環境下,學生還是得兼顧學科、準備考試。更有綜高教師大嘆,一校兩制,教師負擔沉重,「綜高根本不是這個時代的產物了」。
現行學制下,高中分為普通高中、高職、綜合高中三大類,其中綜合高中為普高、高職的綜合體,高一課程和一般高中、高職差不多,高二開始分流,學生可選擇學術學程或專門學程,高中三年級進行專精學習 。
根據教育部統計,綜合高中自八十五學年度試辦至正式納入「高級中學法」,當年度僅十八校,隨後逐年增加,一直到九十三學年度達到巔峰,全台共有一六二所綜合高中,不過隨後走下坡,一○八學年度剩七十二所綜高,一一二學年度更僅剩下五十所。
大安高工校長楊益强說,北市目前僅三所公立學校仍在辦理綜高,其實都是為學生「硬著頭皮」繼續辦。以大安高工為例,綜高錄取分數會稍低於該校電機、資電等熱門科系,但綜高就提供學生「巧門」入學,基於給予孩子華麗轉身的機會,儘管學校在安排師資、資源調配上較繁瑣,還是繼續辦。
不過有綜高教師直言,對於小學校來說,校內同時存在綜高和技高是蠻大的負擔,畢竟兩學制的教學內容、著重方向皆不同,除了現場教師要額外花心力規畫外,校方也要將稀缺的資源分散。
實際上,近年不少綜高學制的學校紛紛轉回純普高或技高,其中新竹市老牌技職學校新竹高工就於一一一學年度開始停招綜高。
新竹高工表示,一○八學年度課綱課程多元,一般職校的綜高班級數少,開課數受限,難滿足學生需求,教師亦不堪重負,不如專心辦好學校專長的職業類科。目前招生狀況完全沒問題,一直都是滿額完招。
全教總高中學校委員會副主委臧俊維則認為,除了「一校兩制」會讓校內教師忙得暈頭轉向外,綜高的「教材」一直是十幾年來未解之題。他質疑,教育部並沒有規範屬於綜高的課程架構,各校在高一基本學科要選擇普高或技高的教材都可以,但兩者程度差異頗大,要如何通用?
對此,教育部回應,設立綜高是提供升學、就業性向尚未確定之學生另一個選擇。現針對綜高已訂有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各校編選教材應符合其規定辦理,並可依學生需求,自主發展校本課程與教學。(時事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2025.03.26)
看到這則訊息 內心有點難過 綜合高中 不外乎就是在孩子還沒有擬定方向之前 還可以透過一年的時間 去探索自己是適合的學習方向 我自己本身 就是就讀綜合高中 我記得在高中時 沒有人教 也沒已誰引導 當時 網路也不那麼盛行 我傳統的父母親 也無法給我一個明確的方向 就是自己在高一的那一年 知道自己無法繼續往學術上發揮 因為成績沒有很好 但我知道自己的能力與特質 可以朝著專業技職發展 所以 在綜合高中的第二年 選擇了高職的方向 也因此奠定了自己未來求學的方向 一直到現在 我的領域 一直在教育界發揮與學習 我是個有學以致用的學生 不斷精進自己在幼兒教育的專業 可惜喔 現在的綜合高中不斷刪減 覺得很可惜 或許 時代的進步跟社會趨勢 因為有更多元的學習管道 綜合高中的需求 就沒有那麼必要 青少年兒童福利一年級碩士生 林怡禎的個人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