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教署過往曾砸大錢補助各高中職辦理「綜合高中」,不過十幾年過去,現存的綜高數量卻不及全盛時期的三分之一。根據教育部統計,一一二學年度,全台綜高只剩五十所學校,較前一學年再減四校。

私中盟發起人、復旦高中校長陳建佑直言,綜高只適合不需考試升學的環境,但在現行的升學環境下,學生還是得兼顧學科、準備考試。更有綜高教師大嘆,一校兩制,教師負擔沉重,「綜高根本不是這個時代的產物了」。

現行學制下,高中分為普通高中、高職、綜合高中三大類,其中綜合高中為普高、高職的綜合體,高一課程和一般高中、高職差不多,高二開始分流,學生可選擇學術學程或專門學程,高中三年級進行專精學習 。

根據教育部統計,綜合高中自八十五學年度試辦至正式納入「高級中學法」,當年度僅十八校,隨後逐年增加,一直到九十三學年度達到巔峰,全台共有一六二所綜合高中,不過隨後走下坡,一○八學年度剩七十二所綜高,一一二學年度更僅剩下五十所。

大安高工校長楊益强說,北市目前僅三所公立學校仍在辦理綜高,其實都是為學生「硬著頭皮」繼續辦。以大安高工為例,綜高錄取分數會稍低於該校電機、資電等熱門科系,但綜高就提供學生「巧門」入學,基於給予孩子華麗轉身的機會,儘管學校在安排師資、資源調配上較繁瑣,還是繼續辦。

不過有綜高教師直言,對於小學校來說,校內同時存在綜高和技高是蠻大的負擔,畢竟兩學制的教學內容、著重方向皆不同,除了現場教師要額外花心力規畫外,校方也要將稀缺的資源分散。

實際上,近年不少綜高學制的學校紛紛轉回純普高或技高,其中新竹市老牌技職學校新竹高工就於一一一學年度開始停招綜高。

新竹高工表示,一○八學年度課綱課程多元,一般職校的綜高班級數少,開課數受限,難滿足學生需求,教師亦不堪重負,不如專心辦好學校專長的職業類科。目前招生狀況完全沒問題,一直都是滿額完招。

全教總高中學校委員會副主委臧俊維則認為,除了「一校兩制」會讓校內教師忙得暈頭轉向外,綜高的「教材」一直是十幾年來未解之題。他質疑,教育部並沒有規範屬於綜高的課程架構,各校在高一基本學科要選擇普高或技高的教材都可以,但兩者程度差異頗大,要如何通用?

對此,教育部回應,設立綜高是提供升學、就業性向尚未確定之學生另一個選擇。現針對綜高已訂有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各校編選教材應符合其規定辦理,並可依學生需求,自主發展校本課程與教學。(時事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2025.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