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龍華科技大學近日發生師生肢體衝突,一名學生疑似不滿被老師制止,直接打老師。該名學生發文稱,是老師先動手他才反擊,但風向仍是一面倒。
該名學生在《Dcard》發文,「我承認自己在這次事件中有不當之處,作為學生,不應該對老師動手。但這起衝突並非無端發生,而是有前因後果的。」
學生說,「我手上拿著一個喝完的飲料杯,這是因為老師曾明確規定不能將沒吃完的食物帶進教室,我遵守了這個規則。但老師卻直接指控我在教室飲食,這與事實不符。更重要的是,當他作出這個指控時,他並未親眼看到我吃東西,而是單憑推測就下結論。」
學生表示,「這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類似情況。學期初,他的第一堂課,我在門口吃早餐,聽到點名便立刻放下食物進教室,結果卻被記為『未到』,甚至直接宣稱我這學期『不用想過』。這樣的行為真的符合一個專業、負責任的老師該有的態度嗎?」
學生說,他要向老師解釋,老師卻不聽。學生表示,「你覺得你看到的就是對的?」之後老師出手推他,「我當下反應性地推回去,然而他進一步抓住我的左手,並且反折我的手指,導致我以手臂進行壓制——這不是攻擊,而是單純的防禦。我從未主動挑起衝突,只是想制止他的動作。」
學生指出,「直到我認為他沒有繼續反抗,我才選擇後退,但沒想到他又推了我一下,這時我的火氣才真正上來,再度回擊。而在這個過程中,他試圖勾住我的脖子,企圖將我拉倒,這才導致後續的肢體衝突發生。最終,當我確定他不再有攻擊行為後,我便主動退開。」
學生說,「網路上流傳的影片並不完整,僅有20秒的片段便讓許多人對我下定論,甚至出現了無端的外貌攻擊。這樣的做法真的符合基本的媒體素養與公平嗎?如果真的想釐清真相,最完整的證據應該是監視器畫面,而我也曾試圖調閱,但無法取得。」
學生強調,「我並不否認自己有錯,衝突發生後我也深知自己不該與老師發生肢體接觸。然而,這並不是單方面的問題,老師的處理方式、態度以及先動手的行為,難道就不需要被討論嗎?」
此文一出,不少人紛紛留言「笑死有什麼好辯的」、「貴公子有病要看欸」、「打人仔真的很可悲」、「看到局面一面倒我就放心了」、「把飲料杯拿進電腦教室要幹嘛」。(時事新聞來源:CTWANT,2025.03.18)
學生不像學生,老師不像老師,這真的是現在的常態嗎?一群默默付出、用心教學的老師被汙名化;一群努力學習、渴望成長的學生卻被妖魔化。
身為一名老師的我,曾經是學生,如今走上教職之路,在這段成長的歷程中有許多深刻的體會。
還記得我在高職時曾與老師發生過衝突。當時老師對我說了一句話:「讓你當股長是看得起你,你還拒絕,真是不要臉。」這句話成了我們之間衝突的導火線,也讓我的爸媽被請到學校,成了那次事件中「乖乖聽話的家長」。
現在的我,是一名幼兒園老師,面對一群可愛的孩子,雖然充滿喜悅,但在教導正確觀念、建立良好行為時,常常感到身心俱疲。但無論身處什麼角色,我始終堅信一件事:動手就是不對的,無論是學生還是老師。
尤其在校園中,暴力行為更是絕對禁止的。一旦發生暴力事件,不只是當事人受傷,目睹整個過程的學生,或是從旁聽說的同學,也可能因此受到影響。這些後續的發展與延伸事件,往往讓整起事件變得更加複雜,甚至導致惡性循環的擴大。
事後,我也上網看了相關的影片。影片中,橘色頭髮學生的造型,以及老師撿眼鏡的畫面,讓整件事更容易被過度解讀、引發更多揣測與批評。看到這樣的情景,讓人不禁感到難過——曾經我們所重視的「天地君親師」倫理觀,如今是否已逐漸消失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