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學系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桃園市愛力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9595520

聯合報「改革成效低,5成安置兒少長居機構」的斗大標題,直指的乃是仰望人生天光之安置兒少困境的議題現象。

根據官方統計顯示,2021年家外安置的兒少人數計有4,855人,這其中安置於機構者有2,689人,占比為55.3%,隔年的2022年降至50.4%,直至今年(2024年)上半年則為49.2%,近四年來安置於機構的兒少占比,平均仍占約一半的比重,而即使有諸如大型安置、集中管理、社政本位以及發生機構不當情事的機構安置運作限制,但是,機構化的兒少安置趨勢,依舊有其重要且吃力的角色扮演,這也讓可能或可行的其它安置選項,成為捍衛兒少最佳利益的必要之惡,畢竟,標舉『原生家庭、親生父母、和諧婚姻、美滿生活、安全堡壘』的文化性期待,已然隨其社會變遷而讓家庭的運作動力,出現量質俱變的脆弱化趨向,以此觀之,如何嚴肅看待原生家庭的修復培力及其家外安置的權變作為,對於「改革成效低,5成安置兒少長居機構」的專題議論,是要有另類的不同發想。

基本上,在這裡的糾結之處乃是在於機構安置的機制運作失靈,致使有進行停損止惡之必要,然而,從家庭化到機構化、從機構化到去機構化以及從去機構化到返家有所困難化,關注的重點就不全然只是在於反對機構安置,而是何以非得一定要選擇機構安置,如此一來,父母又何以未能守住保護兒少權益的原生家庭運作功能,此一攸關到父母、家庭或外部系統的照顧失靈問題,這才是探究長期續留安置機構的癥結所在;至於,究竟兒少要宿歸何處,也要有包括父母照顧之『原家』、親人照顧之『家』、寄養安置之『寄家』、類似寄養家庭之『類家』、小家安置之『團家』、大型機構安置之『兒家』,及其各自所相對應之生活環境、問題診斷、需求評估、照顧資源以及安置計劃的通盤性檢討。

再則,這群兼具有生理、心理、認知、身心疾患之類的難置兒少照顧需求,斷然也不是社政本業的安置機構,所可以一肩挑起和一手托大的,如此一來,攸關到兒少照顧安置的全人、全程、全家、全隊、全社群等協力機制和網絡成員的運作設計,便有嚴肅看待之必要,特別是彰顯生存與發展、不可歧視、最佳利益、尊重兒童意見,以及不得與父母分離等〈兒童權利公約〉的精神理念,就此而言,從在家生活、被迫離家到等待返家的家外安置生活之旅,更有關乎到用心陪伴、犯錯寬恕、關懷尊重、表意分享、人生責任的安置理念訴求;值得注意的是,從與原生家庭的暫時切割到被主流社會的身分標籤,以致復歸於人群社交的不確定性迷失,點明:為了解決一時之間的兒少人身安全,卻反而衍生出來更多棘手處理的兒少身心發展議題。

誠然,對於想要展翅飛翔的安置囚鳥來說,取代渴望未來天光的,卻已是一項身心受創的童年逆境,此外,身處於叢林生存法則的安置兒少,早已內化出一種早熟但卻不是成熟的認知基模與心靈結構,對此,除了安置場域或配套措施之類的技術性操作議論,理當要回歸基本思考,那就是:究竟我們這個社會是如何用心來捍衛兒少成長過程的相關權益保障?至於,扣緊「一主責、多協力」的守護原則,直指如何正視包括統整安置事務的個案管理員、從旁協助的跨領域專業人員,以及安置場所及其原生家庭的網絡成員之串接、對接和方案間的銜接,此一從不同體制到安置服務的制度性規劃,實有其制度設計乃是為了要解決兒少問題,而非藉此將兒少解決掉的迷思,弔詭。

好一個,『仰望人生天光的安置兒少囚鳥:何處是兒少之家的安置困境』以及『擺盪於在家、離家、回家或等家及其無家可歸的迷思與弔詭』之沈重喟然的兒少安置議題。

(本文並同步刊登在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官網)
(本文的著作財產權經王順民授權歡迎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