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發生疑似虐童案件!伊甸基金會嘉義早療中心,本該是協助孩童的地方,卻遭家長指控1名女教保員對6歲女童不當管教,女童手及臉紅腫瘀青,伊甸基金會表示,教保員管教確有疏失,已調離現職、懲處,且此案已由嘉義市政府、司法調查中。
根據了解,該名6歲女童在8月底上課後,臉頰和手指出現明顯紅腫、瘀青,家長要求調閱監視器畫面,結果驚見女童在課堂上遭教保員粗暴對待,包含拖拉、捏臉、凹手臂和手指等暴力行為。家長隨即報警,控告教保員涉嫌傷害罪。
女童的祖父心疼表示,孫女因發展遲緩被送至嘉義市政府委託經營的伊甸基金會身障早療中心接受照護,他說,孫女的臉頰在8月底出現紅腫、瘀青,經過詢問才得知疑被教保員捏打。第一時間詢問中心,對方卻堅稱,擔心女童吃蘋果時噎到,才對其臉部進行「按摩」,家屬表示這樣的說法「無法接受」!
伊甸基金會則回應,對於女童受傷一事感到極度不捨,事發已通報嘉義市社會處,該教保員已被迅速調離現場,並依規則進行處分。伊甸基金會表示,曾與家屬協商但未達共識,目前全案已進入司法程序,教保員正配合檢警偵查。
嘉義市社會處表示,市府接獲通報後立即派員進行調查,並調閱當天及過去一個月的監視器畫面。社會處已召開專家學者會議,對案件進行裁罰評估,但由於家屬已正式提出傷害告訴,詳細情況將待司法程序結束後再進一步討論,若有違法情節可裁罰6萬至60萬元。(時事新聞來源:太報,2024.09.26)
兒童虐待是指未滿12歲兒童受到心理或生理上不當對待,其可能的類型有身體虐待,心理虐待,性虐待,或嚴重疏忽共四大類型顯示。根據衛福部保護服務司 2015 至 2017 年這 3 年的統計資料觀察,施虐者的背景大多是缺乏親職教育知識」(含習慣於體罰或不當管教)、婚姻與親密關係失調或藥酒癮與精神疾病」的比例較高。此外,就施虐者個人特質而言,以 30-50 歲、施虐者為父母者最多。因此,就統計資料顯示兒童的施虐者以家庭主要照顧者為居多,另外這些施暴的個人照顧者多為心理或生理不全等問題。
然而,本篇報導的施虐者確與過去我們所習得的知識不一樣,本篇報導的施虐者是一位社會機構中的專業教保員。當然,作為助人工作者的一員看到此篇報導是讓人震驚與不捨的。震驚的是專業助人者,不捨的是身心靈受傷的專業兒童。當然,不管是誰施暴行為即是不對的行為,但作為專業助人工作者我們是不是要反向思考,今日造成專業助人者施虐的原因為何?是個人因素,還是內部環境的因素所造成。個人因素的干預變項太高我們在此不辨討論,但對於內部環境的干預,我建議針對專業工作人員務必定期的舉辦教育訓練充權增能在實務工作的能力,並給予專業人員足夠的喘息的機會放鬆身心靈,如此雙管齊下必定能避免此憾事再度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