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學系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桃園市愛力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9595520

一則與人口老化變遷相關聯的議題現象,實有其嚴肅看待之必要。

話說:根據日本媒體的調查發現,截至2022年為止,死後無人認領的所謂『無緣遺體』數量增加約有三成左右,若是再進一步對比於厚生勞動省的官方統計,2018年之際的全國死亡人數為136萬2470人,2022年則為156萬9050人,死亡人數的增加幅度為15%,如此一來,該項『無緣遺體』所增加的人數,勢必是比想像之中來得嚴重,換言之,『無緣遺體』已經蛻變成為兼具某種集體意涵的整體性社會事實,而值得加以深究之,這是因為:

誠然,會出現令人感到匪夷所思的該項議題現象,究竟係屬於料想不到或早在預期之中的各自不同發展後果,抑或是扣緊人口老化所牽動的家庭居住樣態,致使背離風土民情的『無緣遺體』情事,已然是當前超高齡社會裡一項難以承受的生命之重,只不過,這當中還是糾結有待廓清的若干謎團,像是:如何就其『無緣遺體』的客觀事實,以向前延展至造成該起突兀事件的歸因事由及其如何有效避免事情發生的應有支持體系,藉此達到預防介入和停損設置的多重作用,如此一來,在這裡的考察真義直指的乃是:如何正視社會變遷所招致之於家庭量能與能量及其服務網絡的可能斷鏈或破口之處;連帶地,舉凡從同住多代家庭到獨居一人家庭、從孤獨老到孤獨死、孤獨老人到孤獨老死、從親緣家屬到身份待查的死後皆無人認領,人數不斷增加的無緣遺體現象,勢必會隨其超高齡社會的加惡趨勢,而更顯得嚴峻不堪,這當中自然也包括明年(2025年)之際,即將要邁進超高齡社會之林的台灣國度。

除此之外,值得深思的課題還要擴及到像是孤獨老不等於孤獨死,以及孤獨也並非是一件難事或壞事的命題意旨,以此觀之,在這裡的癥結之處乃是如何導入相關的配搭措施,而有其得以安住其心的獨居適性生活,畢竟,從家庭組成之人數與素質的雙重俱變,點明出來無論是欠缺生活重心的『存在性孤獨』,抑或一人自處的『孤獨性存在』,實乃有其糾結於意願、能力和結構性限制所鑲嵌而來的複雜心靈結構,就此而言,扣緊適能活動、健康促進、人群互動、社會參與、經濟安全、關係資本、智能科技及其信仰理念而來的守護機制設計,藉此相迎於包括全人、全齡以及全世代的該項「老化—老去」議題,而非只是聚焦於在家的「老與去」抑或是一人的「老與去」。

總之,關於「無緣—遺體—無緣遺體」命題意旨,理應去思索此一從結緣、親緣、逆緣、淺緣、薄緣、孽緣到無緣的轉變歷程,背後意指那些婆娑世界的喜怒哀樂;連帶地,迎接終結生命旅程的肉身大體,除卻親情的陪伴或疏離外,如何檢視後半生的橘世代天光,如此一來,牽繫於為大如亡者和為重有生者之間的愛恨情仇,旁觀者如您、我,又有什麼樣的人生參透。

(本文並同步刊登在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官網)
(本文的著作財產權經王順民授權歡迎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