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桃園市愛力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9595520

 

因應於少子女化而來的國安危機,國民黨總統參選人提出相關聯的育兒政見,這其中包括有凍卵補助最高3萬、留職停薪改全薪以及三胎家庭房屋補貼等,如此一來,扣緊婚生教養衛以及樂業安居的關懷旨趣,該項『助生育、添好孕、強國運』的標語宣示,是有延伸性思考之必要。

基本上,就其鎖定以兒童為其標地人口族群(target population)所提列的政見訴求,是有必要就其幼兒本位、父母本位、家庭本位、社會本位、人口變遷的國家本位、產經勞社教衛的系統本位,以思索包括從微視到巨視、從個體到整體、從點線到全面以及從短期到中長期佈建的綜融性思考,如此一來,考察的關注點就不全然只是聚焦在補助或補貼費用本身的金額加碼,而是這些偏向於福利津貼性質的現金給付型態,有無復歸於需求評估、過程評估、結果評估之於效益評估的基本提問,就此而言,能否有效增加新生嬰兒數量,宜是要就其擺盪於乘數效果或成數效果,以及預期性效應或非預期性效應,以進行滾動的思索,這是因為:

首先,關乎到「補助凍卵、保障生育」的政見內容,主張須經醫療評估,以讓30至40歲女性有兩萬元一次性的凍卵補助,後續的五年則是每年都會提供兩千元的保存費補助,最高補助三萬元,如此一來,該項政見預估會有三萬人及其經費約為九億的需求量,每年當可增加三千到五千名新生兒,只不過,該項以30-40歲女性年齡組為主的訴求主張,主要的癥結點還是對於『適婚—當育』的認知基模,要如何得以產生從保健到激勵之於雙重因子的轉化作用,據以讓『當婚嫁』與『傳後代』,成為一項可欲、可行的從眾行為,畢竟,包括不生就不想結婚的意願、結婚也不一定非生不可,以及好不容易生養下一代也僅以一胎為限的當代台灣社會景象,所謂的凍卵補助措施,當只是強孥之末的殘補作用,況且30歲過後的生理狀況,無論是凍卵或受孕,都是隱含某種代際之間可能的人身風險。

其次,關於「提高育嬰留職停薪津貼」的政見內容,主要是要將現行六個月份的育嬰留職停薪津貼,由平均月投保薪資的八成調至投保薪資的全薪,但是,所新增的兩成則是全由政府加碼補貼,就此而言,此一選擇性、政策性和特殊性的全民買單訴求,主要的破口還是在於原本六成的投保薪資外加二成的政府補助,一舉調至四成的補助,至於,共計十成全額之投保薪資的所得維持水準,究竟有無可能達到家中生計之於經濟安全保障的基本提問,況且,還包括有人才運用的性別玻璃天花板、百工百業殊異的勞動權益階層化以及復職之後應有的配搭措施,事實上,將複雜議題給予特定範疇的政見主張,相當程度上,也顯現於「三胎家庭房屋補貼」的該項政見內容上,亦即,主張第三胎(含)以上之家庭,夫妻一生一次百萬補貼,將可用於購屋、換屋頭期款及租屋使用,但是,同時也設有綜所稅未達30%,名下不得有房產或換屋重購者得一屋換一屋等排富條件,如此一來,不斷飆漲的房屋價格及其難以有效滿足的生活機能訴求,即使祭出一生一次的百萬補貼,而有其望穿秋水的高度期待,但是,高房價所得比的諸多結構性限制,這才是該起『婚不易—生不易—買不易—租不易』的關鍵所在。

總之,關於『助生育、添好孕、強國運』關懷意旨的延伸性思考,直指出來的是:當事者如未滿30歲新生世代或年滿30歲以上的青年世代,自當會更務實地看待此一「婚—生—教—養—衛」以及「樂業—安居」的圓夢計畫,至於,撒幣效果、效能、效率、效益或效應,年輕世代的心中,早已有『結婚—生育』的心中一把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