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桃園市愛力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9595520

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地區低收入戶的人數,已經連續十年呈現下降的發展趨勢,去年(2022年)的低收人數為28.8萬人,僅占全台總人口1.25%,連近三年疫情期間,也未見官方低收入戶數與人數有所增加,只不過,亮麗數字的背後,卻是凸顯台灣社會正陷入高齡兒少貧窮化、社會新鮮人學貸貧窮化、勞動族群工作貧窮化、代代貧窮複製世襲化、家庭生計通膨貧窮化之所謂『體感貧窮』的後真相圖像。

乍看之下,簡潔易懂的體感貧窮一詞,背後卻是隱涵深邃、複雜、多重、變異及其動態的概念內涵,換言之,體感貧窮的意涵解讀是可以有其從窮人到貧戶、從絕對貧窮到相對貧窮、從客觀貧窮到主觀貧窮、從特定事件的過渡性貧窮到無所不在的生活性貧窮、從福利身分的中低收入戶到社會低端人口的近貧族群、從官方最低生活水準的貧窮線到貧窮資格的認定爭議、從貧富差距到社會不均、從個體性貧窮到區域性貧窮,以至於從外顯的體感貧窮到內隱之身心怯志的延伸性思考,如此一來,貧窮所意指的相關概念,就不僅止於個別、物質、客觀、外顯、生理等範疇內涵,而是進一步地攸關到身心靈的「個人動力」、真實生活境遇的「家庭區位動力」以及相關典章制度設計的「系統動力」,就此而言,理當是要就其「個體—制度—大環境」的論述軸線,以找出舒緩生活困境的各項配套措施。

畢竟,檢視生活世界的經濟不安全情事,是要有勞動意願、就業能力及其所得維持不足之結構性限制的綜融性思辨,而此一業已被拉鋸且更形擴大的貧富階層化抑或階層深化的『生計難民』,早已成為當代台灣社會裡一項重大的發展性危機,這也讓從不婚、晚婚、少生、不生、難生到租不到房屋、買不起的房價以至於無法生養的『立業—成家—安居』願景,對照於『失業—畏婚—無殼』怨景,成為了該項體感貧窮預期之中的演變後果(intended consequences),就此而言,對於體感貧窮的概念解讀,是要有整全多層的關照視野,這是因為:

扣緊不同年齡世代的體感貧窮意涵,是有其不同的差異之處,像是就業人口之於所得維持不足的工作貧窮、退休養老之於所得替代不夠的年金貧窮、兒少貧窮化之於家戶所得水準不佳與中斷或喪失的某種預期性結果,如此一來,要如何從體感貧窮的既存現象,找出歸因事由及其改善措施的環扣因素和策進作為,這才是止貧、扶貧與脫貧的思考所在,連帶而來的是,當體感貧窮已經蛻變成為兼具集體意義的整體社會事實,那麼,要如何有其從將針對貧窮現況而來的個案工作處遇,以延伸到擺脫貧窮行動計畫的照顧管理機制設計,這也點明出來涵蓋教育、勞動、產經、衛福、內政等等跨部會、跨領域、跨專業、跨技巧及其跨層級的脫貧政策與服務體系,會是該起體感貧窮現象的針砭之處。

總之,糾結於「體感—貧窮—體感貧窮」的議題反思,指陳出來的乃是該項的體感貧窮,不再只是個別遭遇、家庭境遇和社會不公待遇,而是如何復歸於積極性差別待遇、社會性投資及其不利境遇者人權視角的多方關照,這部分自待總統候選人端出關於『生計難民』的可行解方。

(本文並同步刊登在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官網)
(本文的著作財產權經王順民授權歡迎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