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降低年輕人自殺死亡率,衛福部八月起實施「年輕族群心理健康支持方案」,十五至卅歲族群可免費三次心理諮商,反應熱烈、超乎預期;但精神科醫師卻發現,部分年輕人因失戀、課業及工作壓力沉重而心情不好,就申請諮商,甚至有人坦言只想「嘗鮮」。據悉,衛福部心理健康司將於本周公布最新補助方案,不排除調整適用對象及補助方式。

「如果沒有限定諮商對象,一定會出現濫用、浪費等情形」。諮商心理師公會全聯會理事羅惠群說,衛福部推廣年輕人心理諮商的真正的用意,是讓自殺高風險年輕族群,透過諮商降低自殺風險,篩選出自殺高風險者後,再轉介至精神醫療,救起想自殺的人。

台安醫院心身醫學科主治醫師許正典觀察,免費諮商方案上路後,大部分尋求協助的年輕世代,情緒狀態尚未到需要心理諮商、心理治療等程度,許多人只是失戀、心情鬱悶,或課業太差而瀕於退學邊緣,還有人際關係不好而感到孤單者,更有人坦言,「從未做過心理諮商,想要嘗鮮」。

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常務理事張家銘則分析,國人內心多屬壓抑,擔心被人貼標籤、歧視,不易經由諮商說出自己的心事,尤其青少年常有課業、感情、職涯等心理困擾,徘徊在人生十字路口,造成自殺死亡率上升,「願意接受諮商的人,應該都有其需求」。

精神科醫師楊聰財也認為心理諮商有一定意義,不該因少數案例,影響多數人的諮商權益。他就曾遇過一名女大生利用衛福部方案到診間諮商,尚未開口就先哭卅分鐘,原來她遭男友劈腿,苦不堪言;哭完、聊完後,女大生的心情頓時放鬆不少,避免心情持續憂鬱。

「衛福部推動免費心理諮商,後續問題值得關注」。衛福部嘉南療養院成癮司法精神科主任李俊宏說,三次諮商結束後,若當事人仍需心理治療,只能經由自費、健保、學生回歸學校諮商等三種方式,較難持續接受諮詢或治療,建議衛福部、健保署、教育部成立跨部門單位,納入社安網服務人力,共同照顧、輔導年輕世代精神健康。

羅惠群指出,全聯會已經向心健司反應心理師們的心聲。

楊聰財則認為,心理諮商、心理治療,至少需要四次,建議政府能夠增加預算支援。(時事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2023.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