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桃園市愛力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9595520

近日以來的午後雷陣雨,總是為行人帶來一定程度的不方便,這也使得『共享雨傘』的花絮議論,成為社工學分裡諸多柴契爾夫人的另類團體動力考察。

誠然,因應於極端氣候所造成頻繁的急降暴雨,台北捷運公司將在全系統117站建置全台首創的「共享雨傘」,共設266座智慧傘樁,藉此提供雨傘租借的共享服務,預計今年(2023年)的八月底完成布設,至於,租借費用預估為每小時19元,24小時內租金上限為39元,以此觀之,此一創新性服務是有其時代變遷以對的考察意義,這是因為:首先,對於「共享—雨傘—共享雨傘」關懷旨趣的論述解讀意涵,理當是多重、複雜且深邃的,換言之,不應該只是限縮於從道德指稱的愛心傘到商品化之於租借服務的截然對峙,如此一來,如何導正我執且狹隘的傳統認知基模,這才是該起議題現象的議論真義所在,也就是說,針對從不動聲色之善行的『禮物關係』(gift relationship)到銀貨兩訖之租買的『對稱關係』(symmetry relationship),從而推動與時俱變的機制設計調整。

冀此,在這裡的針砭之處,就不全然只是聚焦於從交易成本到機會成本的理性算計、從行善的傳統認知基模到嗅出生機的商業營運模式,抑或是該項破壞性服務的「共享雨傘」本身所要傳達共享、回收、環保、惜物、商機、權責等結構性意涵,及其復歸於諸如可及性、可近性、便利性以及代價性、數位性及其規模經濟性等等福利服務範疇的諸多商榷之處;連帶地,以北捷各個捷運站公共場域所推動的該項異業聯盟,更是應該要回歸到從租買雨傘的『私領域』(private sphere),擴及到公共空間運用之『公共性』(publicness)的基本提問,如此一來,共享的概念真義,就不僅止於像是飲品、口罩等實物販賣機台的商品化、商機化或商業化,而是像是夾娃娃之類的機台,要如何守住公共場域之於公共利益、權益保障及其租金收入、營運商機的衡平關係。

總之,共享雨傘的創新服務,相與關聯的商機效益評估,是有待觀察,如此一來,顛覆過往狹隘的認知基模,或許是反思的真義所在,連帶而來的則是從個人善行到商業模式、從私領域到公共性,以迄於從西方文明貫通到東方靈魂,均有進行創造性轉化之必要。

好一個擺盪於從Rain-Go、Money-Income到Best-Interest之於『共享雨傘』的愛僧情結論述。

(本文並同步刊登在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官網)
(本文的著作財產權經王順民授權歡迎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