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歧視(Microaggression)

微歧視又稱微侵略,這個詞是由美國精神科醫師Dr. Chester M. Pierce在 1970年所提出來的,後來會被廣泛討論則是哥倫比亞大學心理學Derald W. Sue及其同事在2007年所發表關於微歧視的相關論文。
Derald Wing Sue將微歧視定義為「簡短的,每天的交流,這些交流由於某些人的團體成員身份而向某些人發送貶低的資訊,進行評論的人可能出於其他目的,並且沒有意識到其言語的潛在影響。」,文中更精確界定微歧視是「在日常用詞、行為或環境上短而常見的侮辱,不論其有意或無意,向有色人種傳達出敵意、貶抑或負面的種族輕視和羞辱」。
微歧視的定義被延伸到常見的日常瑣事,其評論涉及人格,有意識地或無意識地表現出來偏見,且在微歧視中常見的案例中,大多隱含對不同族群的「負面刻板印象」,而會不自覺地有相關言行出現,則與「內隱偏見」(Implicit attitudes)有關。
事實上,日常生活當中,很多狀況說的人可能是無心的,但是,聽到的人卻感覺很不好,對此,加州大學前年特別列出清單,建議不要說一些微歧視的用語,例如:
1.「女性」:前面那個人開車技術那麼差一定是個女的。
2.「男性」:是一個男就應該要負起扛家的責任。
3.「男孩」:你是男生所以不能哭。
4.「母親」:都已經當母親的人還想打扮的多好看,又不是年輕正妹。
5.「憂鬱」:看他一直悶悶的,一定是有憂鬱症。
6.「我的意思是說,你真正來自哪裡?」:像這樣子詢問,似乎意味著對方不是真正的美國人。
7.「嘿,老兄們。」:有人很愛裝熟打招呼,但其實聽到的人可能頭上三條線,因為「這裡可不只有男人好嗎!」
近期,在臺灣學校所發生的「台中一中烯環納事件」以及台灣大學經濟系的系學會候選人不當競選文宣內容,均可視為從微歧視到歧視的嚴重情事。正因「微歧視」經常發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不經意」和「無意識」間,任何人都有可能在不自覺中對他人,尤其是親近的人說出「微歧視」的話。
至於,造成微歧視的根本原因,並不能簡單歸類為單一因素,因為它包含個人信念、家庭教育及社會文化等,都可能在有意及無意間,影響人對於特定團體的看法,這其中無法被個人直接覺察的內隱態度及微歧視,更是需要被關注的重點。
延伸性概念:負面刻板印象、內隱偏見
資料來源:

反歧視浪潮下,我們更該關注隱藏在日常的「微歧視」!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60317/664577.htm
https://vocus.cc/article/62bd463afd89780001a92813
(本則晴天小百科係由張淑惠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