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桃園市愛力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9595520

 

扣緊當代台灣社會變遷的發展軌跡及其相與衍生出來的問題需求,這使得課後照顧服務中心的安親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關鍵性角色,然而,訴諸於像是市場競爭商品化、班級運作標準化抑或國家入介入建置化,多少也讓課照安親班之於圖像、想像或亂象,多了些距離美感的人性糾葛,以至於忽略了此一愛之勞務的守護照顧工作,自當是有其從單純一份工作的「職業」,以進一步延展至版圖擴充的「事業」、志同道合的「道業」,抑或是一生懸命之「志業」的連續性發展光譜。

有幸先行拜讀三之三創辦人吳文宗先生《孩子下課後的家——跨世代父母的神隊友》這本新書內文,狗尾續貂於若干心得之回應感想。

誠然,扣緊支持、補充、保護和替代等四種範疇的兒童福利服務,課後安親班往往被界定係屬於補充性質的機制設計,但是,來自於家庭父母、國小教師、經營業者以及社會結構型態所相與糾結的利害與利益關係互動,致使,該項課照安親班的角色定位和功能運作,一舉被放大成為兼具保護、替代、常態且重要的中介樞紐,藉以捍衛兒童成長的最佳利益;連帶地,單純家長們的教育需求,用以創造出來安親市場的服務供給,也讓供需的媒合、輸送,增生出來許多預期、非預期的衝擊影響,如此一來,如何堅守以愛為本、從心出發和保有初心的事業體經營,這部分的蛻變成長,也就不僅止於事業經營的市場業績,而是直指該項教化傳遞的法佈施因緣,如何得以達到從利兒童、利父母及其利社會的共好殊勝。

冀此,走過35年歲月的安親班經營心法,創辦人吳先生歸結出來包括課後生活照顧者、學校學習強化者以及持續社會化陪伴者等等的安親班角色功能,至於,回應於「個體—制度—大環境」的關照視野,也直指出來諸如少子女化的人口變遷及其安親班的生存利基點、安親班的人才專精化及其全方位的課照服務布局,以及如何針對法制、教育、社會等環境變遷,藉此思索安親班生態環鏈的生存憑藉與保有初心,如此一來,這本書所表述的就不僅止於一名老兵的生命見證,而是如何多面向檢視綜融於『類親人』與『似家庭』的當代課照安親服務,從跨世代父母的神隊友到孩子放學之後的安親課家,交織以成為一種守護台灣的穩定力量。

感佩創辦人一件事情做一輩子和一輩子只做這一件的實在做事,特別是書中所表述出來天道酬勤、地道酬善、人道酬誠、商道酬信以及業道酬精的生命底蘊。

(本文並同步刊登在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官網)
(本文的著作財產權經王順民授權歡迎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