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指揮官陳時中說,疫情期間雖很努力,但有些傷亡仍免不了。對此,學者批這樣置身事外,根本是甩鍋;而台大教授薛承泰也提醒,三年來染疫死亡人數,不能只看檯面上,還有高達1.6萬的隱形超額死亡數,尤其是接種疫苗後死亡,中央都說無關,「那怎麼解釋死亡為何比以前多?」他建議,國際上的疫苗都沒有台灣的樣本,指揮中心解編了,仍應該持續研發適用於國人的疫苗。

陳時中昨天重回指揮中心,感觸很深的說,三年來打了很多仗,中間很多決策,有痛苦、有辛酸,疫情期間,不免有很多遺憾,「雖然努力避免傷亡,但是還有一些避免不了,不過都過去了,現在要迎來疫後新生活」。

台灣新冠疫情三年來死亡個案,至今累計1萬9429例,其中集中在2022年Omicron疫情期間,約1.6萬人死亡。

「那只是檯面上」,前政務委員、台大國發所兼任教授薛承泰表示,2022年總人口死亡數為20.7萬人,比疫情前多約3.2萬人,扣除因新冠死亡的1.6萬人,還有高達1.6萬名潛在死亡案,「都可能跟疫情有關,卻沒有被指揮中心紀錄」。

薛承泰分析,超額死亡應有3種樣態,是確診未被通報、醫療資源不足致發生醫療排擠,最後是疫苗接種後死亡個案,尤其是疫苗接種後死亡集中在疫苗接種人次最多的2022年,指揮中心多認定無關,「那如何解釋為何多那麼多死亡」?

薛承泰指出,雖然指揮中心解編了,但一個國家就應該要有醫療團隊繼續探究死因外,更應記取高端的爭議,持續研發適合國人的疫苗,對未來疫情才有幫助。

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王任賢認為,有疫情固然會有傷亡,但過程中政府有沒有盡到保護老百姓的責任,卻一筆帶過說「有些傷亡避免不了」,這樣太置身事外,根本是甩鍋。時事新聞來源:中時電子報,2023.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