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晴天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

一本關於歐美和亞洲青少年普遍都有睡不夠問題的《睏世代》(Generation Sleepless)新書,直指出來的是:睡眠不足的持續性發展危機,正在壓跨這一整個世代的青少年,這也讓攸關到「睡眠教育」的生活素養,成為當代社會之於該項長期、多重、深邃且全民社會現象,所應該實有的人文思索。

以台灣地區為例,教育部已於去年(2022年)的九月正式宣布廢除高中早自習,學生只要是在第一節課前到校即可,至於,國、中小的早自習,更是嚴格禁止權充考試之用,只不過,實施一學期下來的結果,發現到的乃是學生並沒有因此而得以養成早睡晚起習慣,反而讓睡眠不足的議題現象,不斷堆積、累進甚或是誘發出來更多難以善後的棘手問題,如此一來,訴諸於第一節課前可以晚點到校,抑或嚴禁早自習考試等等單一因素的自變項最大變異原則,由於逕自將外在變項予以完全有效控制,以及將隨機變項視為不存在般的全然漠視,致使,該項睡眠剝奪的睏世代議題現象,依舊是束手無措,更進一步蛻變成為從單一青少年世代到全民睏世代族群的某種整體性社會事實。

誠然,大幅遞變的時空環境,這也讓包括早睡早起、早睡晚睡、晚睡早起和晚睡起,彼此鑲嵌以成為當代人們重要的睡眠圖像景況,連帶而來的是,過往所謂早起晚睡刻苦攻讀的宵旰攻苦,或是起得早但睡得晚以辛勤勞動的起早貪黑行徑,有如反諷般地映照於當代的突兀景象,如此一來,從認知基模需要有所調整的「個體層次」到當前社會運行樣態的「典章制度」,以及在地全球化或全球在地化的「時代大環境」,點明出來的是:此一以青少年族群為其標地人口的睏世代指稱,應該是要有整全多層且綜融思辨的關照論述,如此一來,舉凡是從單純可以晚到校不晨考到欠缺放學後的配套措施、從早睡早起到晚睡晚起的惡質化演進趨勢、從睡眠不足到睡眠剝奪的量不足質堪憂、從偶爾為之到經常性的慣性作為、從平均數的睡眠時間到中位數的睡眠時數、從睡不飽就想嗜睡的恆定作用到業已養成晚睡的生理時鐘、從容易驚醒的淺眠到熟睡又難爬起的結構性擺爛、從週間的睡眠不夠到假日的放縱補眠、從晚睡晚起到作息紊亂、從睡眠不足的生理破綻到身心健康的難以自為維護、從外在變項到隨機變項的干擾因子,以迄於從學生族群到全民睏世代的集體性行為。

總之,正在壓跨這一整個世代的青少年,豈止於該項長期積累的睡眠不足危機,就此而言,從攸關到睡眠教育的任務中心導向切入之際,那麼,被剝奪的又何止於單純的睡眠不足議題而已,而是作為某種自為性存有,所應該要有的生活素養及其全人發展之相關提問?

(本文並同步刊登在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官網)
(本文的著作財產權經王順民授權歡迎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