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讓青少年睡多一點,教育部去年九月宣布廢除高中早自習,學生只要在第一節課前到校即可,國中小早自習則禁止考試。實際上路一學期,卻有不少高中教師發現學生並非因此「早睡晚起」,也有高中生坦言,基於趕作業、趕校車種種原因,反而更有餘裕「晚睡早起」。有專家指出,睡眠如同減重般知易行難,延後上學只能治標但不治本,睡眠教育應從小扎根。

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建議,6至12歲的國小兒童,周間平均睡眠應在9至11小時;13至18歲青少年則要睡8至9小時,但台灣兒少睡眠時數普遍低於該建議。兒童福利聯盟日前調查發現,台灣兒少平均睡眠時間只有7.62小時,低於國際建議標準8至10小時。

在高中廢除早自習之後,高中生上學時間平均延後30分鐘,就讀新北某高中林同學表示,學校雖離家近,但每天補習回家已經10點,約12點就寢,不到七點就要起床,延後上課只不過是讓早上出門時,相對不手忙腳亂;北部某明星高中教師則觀察,取消早自習後,早早來學校的學生比例仍是多數,上課嗜睡的比例並沒有減少。

聯經日前出版新書《睏世代》,揭露這世代的青少年正面臨空前的「睡眠剝奪」,這個世代的國小學生往往能睡飽,但他們的一夜好眠到國中開始崩塌,欠下一屁股睡眠債,惡性循環下,每逢周末拚命補眠,結果就是把腦部的生理時鐘逼入雙輸困境,賠掉身心健康和學業成績。

台灣睡眠醫學學會大眾教育委員會委員蔡宇哲表示,很多家長不知道睡眠對孩子的重要性,甚至認為孩子讀晚一點才讀得多、學得好,但從科學角度來看,睡眠跟學習表現有著極大關聯,若從小灌輸不用睡太多的觀念,卻又在青少年階段才提醒要睡飽,青少年很難把習慣改回來,延後上學也僅止於「治標」。

蔡宇哲也表示,他曾參與國際睡眠醫學研討會,一位韓國學者提及,多數青少年認為睡眠不須超過六小時,顯見青少年對睡眠議題不夠敏感,主觀認為睡眠不會影響行為表現,但客觀來看確實會。他建議,校園內應增加一些正確睡眠的衛教課程,培養青少年對於睡眠的敏感度。

政大心理系教授楊建銘提到,影響一個人睡覺有兩個原因,一個是恆定作用,如同吃飯一般,吃不夠就會肚子餓,睡不飽就會想嗜睡;另一個機制是生理時鐘,便是所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若青少年到了周末補眠到中午才醒,大腦也會困惑究竟何時究竟何時白天、何時黑夜,進而導致睡眠不穩、品質不好,影響到情緒、健康機轉。

不少人學生會利用午休補眠,楊建銘卻發現,有些中小學教師卻會將「午休不睡覺」作為獎勵,反而讓午休變成一種懲罰,但午休短暫小歇確實有助提神,也不會影響夜間睡眠。他表示,睡眠如同減重一般,說永遠比做容易,現行健康教育相關課綱,僅重視飲食、運動,睡眠教育理應從小扎根,現況卻是隻字未提。

另一方面,現代人睡前習慣滑3C,楊建銘也提醒,此舉不僅耗費時間,3C內容也會導致腦部活躍,尤其螢幕藍光會抑制褪黑幾素分泌,建議睡前兩小時讓屋內光線暗下來,或可建立睡前儀式感,讓睡前能處在放鬆狀態。(時事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2023.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