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晴天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

 

一則民生事務的新聞報導,背後卻有其深邃之處的論述反思。

話說:台北自來水事業處推動所謂的馬桶修漏節水獎勵措施,從即日起至今年(2023年)的11月30日為止,用戶只是透過家戶節水到府服務機制,檢查馬桶漏水和修復後檢附維修單據,將可獲得最高500元額度以抵扣該戶下期的應繳水費,顯然,從基層家戶做起的該項節約用水舉措,自當是有其涓滴成河的積累效應,但是,相與延伸的命題思索,也頗值加以進一步細究,像是以有限的經費用完為止,去換算馬桶修漏及其節約用水的執行效益,這部分還是偏向於消極不作為的執政心態,這是因為,除了一次性抵扣500元額度的物質誘因外,有無其他的配搭措施?至於,回應於世界水資源日的該項獎勵措施,除了通過性作為的儀式感外,又有無從馬桶到電線、管路等等攸關到民生如常需求項目的全面大體檢,藉此讓節約用水、用電而來的地球能源,獲致整體有效簡約的政策目標?

事實上,扣緊從民宅住屋出發的該項節約用水計畫,相與配搭的整體性布建,這才是針砭之所在,畢竟,以台北一市為例,歷史悠久的台北城開發進程,屋齡超過30年的眾多老屋,已經佔有八成以上的比重,如此一來,觸目所及的又何止是馬桶的滲漏問題,而是幾近體無完膚且有待全面檢修的斑駁老宅,以此觀之,要如何從世界水資源日的特定儀式舉措以擴及到常態性的各項策進作為、如何從『得』之有所意願選擇進化到『應』之強制配合、以及如何從民宅自家的私人領域延展到集合式大樓的公共領域,藉以反思該項涵蓋水電之類的簡約能源措施,實乃是一項攸關到生命共同體和生活共生圈的共業宿命。冀此,在這裡的考察真義直指出來的就不單單只是個體範疇的自願檢修馬桶行徑,而是有無藉由法令條文和典章制度,以進行全面性的老宅更新工程,遠地不說,如何依其〈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的條文增修,以讓住戶就其區分所有、專有部分、共用部分、約定專用部分以及約定共用部分的權利義務,有其與時俱進的比例調整,特別是隨其設算公式調漲的管理費,以定額提撥專款專用於社區公共設施設備的修繕、管理、維護,像是外牆、管線、水塔、垃圾集中場、梯間、廊道、公共空間等,來讓從住者有其屋的「大門之內」到住者享其屋的「家戶之外」,從而具體回饋於住民應有的居住品質。

總之,見微知末的該項馬桶修漏可獲最高500元抵水費一事,直指出來的乃是氣候難民的議題現象,已然成為一項您、我皆非局外人的灰犀牛現象,如此一來,從事發之後的補強應急到事前的預先防制,〈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的大幅增修,將會是一項道為本的關鍵所在。

(本文並同步刊登在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官網)
(本文的著作財產權經王順民授權歡迎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