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憂鬱症及焦慮症罹患人數比例上升,最新研究指出,美國12到25歲憂鬱症患者雖大幅增加,但接受治療者卻沒有相對增加,國內也觀察到校園內有情緒困擾的青少年愈來愈多。醫師提醒,與其稱青少年是「草莓族」,不如正視他們在快速變動的時代下受到的巨大影響,老師及家長都應保持高度警覺,及時幫助他們尋求專業協助。

今年9月發布於《美國預防醫學期刊》的研究,由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及紐約城市大學學者進行,分析2015年至2020年的全國藥物使用與健康調查資料庫,研究對象為27萬多12歲以上的美國人民。結果發現,在2020年有9.2%的受訪者在過去一年中經歷過重度憂鬱症,在18到25歲年輕人較常見,其次為12到17歲青少年,盛行率分別為17.2%和16.9%,且增加比例也最快,但多數患有憂鬱症的青少年既沒有求助專業,也沒有接受治療。

衛福部桃園療養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陳質采說明,全世界已發表的青少年憂鬱症盛行率均有微幅增加;在台灣,比較嚴重的問題是青少年的自殺率,不同於與其他年齡族群,這幾年來不減反增,臨床現場也發現,校園內有情緒困擾的青少年愈來愈多。

陳質采提醒,與其說青少年挫折耐受力差、稱他們為「草莓族」,倒不如正視在這變動的生活型態及新科技帶來的困擾下,青少年其實是最容易受影響的族群;建議師長應保持高度警覺性,留意孩子的身心狀況,如出現像情緒低落、對生活失去興趣、失眠或出現自我傷害的意念等,需立即尋求專業的協助。

根據董氏基金會歷年發表的研究顯示,最常讓台灣青少年感到壓力的前三名,依序為課業壓力、對未來的不確定性,以及人際問題;進一步發現,憂鬱情緒症狀愈嚴重者,求助比例愈低。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青少年的憂鬱常常被誤以為是叛逆,家長需學習如何辨識;憂鬱症孩子可能會伴隨一些症狀,如胃口不好、凡事提不起勁、失眠、不想出門、增加許多負面思考等,而單純經歷叛逆時期的青少年,生活作息及飲食習慣比較如常。

葉雅馨建議,家長要跳脫框架,不只一味當指導或要求者,孩子需要的是傾聽、同理他的不知所措、分享他的各種情緒,而不是一直給建議,應試著成為孩子的朋友角色;當察覺到憂鬱症狀,應積極陪孩子面對與解決,求助及就醫是解決問題的重要一步。(時事新聞來源:中時電子報,2022.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