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0📚
七字箴言看時事
01.選舉政治已外溢
02.所得收入有增加
03.防疫經費多四倍
04.遺產贈與類親情
05.吳寶春氾濫條款
06.超級城市有桃園
07.從生到死恆春鎮
08.飲酒亂象高中職
09.高端疫苗不再買
10.國光疫苗被誤打
11.地緣政治徵兵制
12.百年一見二刀流
13.導遊領隊防疫課
14.移工入境須隔離
15.新北人口四百萬
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晴天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
十月份的第二周(2022.10.10)所羅列出來的七字箴言包括有「選舉政治已外溢」、「所得收入有增加」、「防疫經費多四倍」、「遺產贈與類親情」、「吳寶春氾濫條款」、「超級城市有桃園」、「從生到死恆春鎮」、「飲酒亂象高中職」、「高端疫苗不再買」、「國光疫苗被誤打」、「地緣政治徵兵制」、「百年一見二刀流」、「導遊領隊防疫課」、「移工入境須隔離」以及「新北人口四百萬」等15則的七字時事箴言,這也使得相與對應的延伸性思考,是有它嚴肅以對的必要。
首先,「選舉政治已外溢」,為縮短公私幼兒園的學費差距,台北市政府下學期開始會將原先1萬3660元方案(『一生六六大順』)的補助轉型提高至2萬5880元(『您我寶貝你』),家長每月的負擔也減少至7687元,同時,也一併提升教保人員薪資水平達3萬3000元,未來更將研議將國民義務教育向下延伸至5歲以及3、4歲免學費,顯然,已然浮現『選舉政治』的外溢效應,這也更加彰顯台灣社會的脆弱公民政治素養;「所得收入有增加」,行政院主計總處發布去年(2021年)的家庭收支調查,資料顯示去年所得收入者共計達到1595.5萬人,平均年所得為68.1萬元,除了65歲以上年齡層,其餘各個年齡層的所得收入,均創下了歷年的新高紀錄,至於,年輕族群部分,30歲以下所得收入達51.9萬元,換算每月收入約為4.3萬元,寫下歷年新高,30至34歲、35至39歲所得收入則分別為65.9萬元、75萬元,顯然,經濟體質的調整以及基本工資的調升,均有助於推動所得收入的增加,但是,不同的所得收入來源及其名目薪資與實質經濟安全保障效果的落差,這才是該起議題現象的考察真義所在,更遑論於所要面對的購屋、生養子女等生活事件壓力;「防疫經費多四倍」,雖然台灣已經走向後疫情時代,但是,明年(2023年)疾管署的防疫預算卻高達845億元,創下史上新高,至於,所多出來的658億元,主要用於防疫物資及藥品徵用278億元、疫苗採購檢驗256億元,只不過,面對後疫情時代的防疫策略,卻還是以全民接種疫情為主及其防疫物資的品項布建,都有其模糊空間;「遺產贈與類親情」,相迎單人或單親而來的長照事務及其所培養出類親人的情感依附,這使得後續的遺產分配,便有其回歸於從配偶、子女之共同繼承的『應繼分』,抑或直系血親卑親屬、父母的『特留分』,然而,如果是透過遺囑方式所贈與財產的『遺贈』,那麼,除了贈給第三人外,其他的法定繼承人也可以獲得應繼分或特留分的比例原則;以及「吳寶春氾濫條款」,2013年時世界麵包冠軍吳寶春師傅因為沒有大學學歷,申請國內EMBA(管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受阻,而引起社會的廣泛討論,對此,教育部也順勢修正<入學大學同等學力認定標準>,放寬專業領域具卓越成就者,可經學校審議通過後報考碩博士班,只不過,從巧門變成後門的文憑主義及其學歷至上的文化認知基模,也成為壓倒高教亂象的最後一根稻草。
其次,「超級城市有桃園」,因應於桃北北基都會區約占全國人口30%,並成為台灣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這使得未來的一日生活圈,就不單單只是交通上重疊,教育、醫療、休閒都是有共同規劃之必要,對此,國民黨籍桃園市長參選人張善政提出涵括台鐵、客運、機捷1280月票的政見訴求,藉此解決跨域交通和推動多元大眾載具,從而打造一座最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超級城市(Mega City),顯然,從桃園一市到區域共同生活圈的國土規劃,該會是該起另類城市治理的聚焦所在;「從生到死恆春鎮」,堪稱『從生到死』各種福利都有的恆春鎮,包括小學、國中生有每學期2,000元的營養午餐和學雜費補助,高中至大學、研究生也有7,000至2萬元不等的教育補助,取代電表補助的生活扶助金,改發鎮民每人每月150元,至於,結婚補助設籍新人各發1萬元,6至7歲學齡前幼童上、下學期各1萬元,身故者慰問金每人從3,500元至3萬元不等,另有農、漁民還有肥料和器具補助,此外,原先70歲以上才有的重陽節老人敬老金,2017年通過自治條例後,將領取的年齡從70歲降為65歲,每人1,000元,70至90歲每人2,000元,百歲人瑞則是提高到全國最高的3萬6000元,雖然,各項自治條例中都有2014年12月31日前的設籍限制,但是,卻也引來設籍前後及其絕對性剝奪的怨言,只是,以核3廠回饋金、風景區公共造產收入、地方稅款和國軍睦鄰回饋金來支應這些福利津貼的大放送,自當是有其從平等到公正的相關提問;「飲酒亂象高中職」,國健署發布2021年『青少年健康行為調查之飲酒行為』結果,顯示國中生、高中職生在過去30天內的飲酒率,分別為14.1%及30.6%,此外,國中生曾經喝醉率達7.8%,略低於2018年的9.4%,但是,高中職生喝醉率為19.4%,相較於2019年的18.3%則是明顯上升,以此觀之,扣緊飲酒行為而來的是從國中生到高中職、從飲酒率到醉酒率、從個人獨飲到集體狂歡、從一時興起到物質濫用、從單一年代到不同時序、從飲酒到抽菸、從偏差行徑到曝險行為、從生理到身心靈、從少年到不同的生命週期,以迄於從台灣島內到跨國比較,使不能小覷此一兼具嫌惡與依附雙重屬性的飲酒議題;「高端疫苗不再買」,包括高端在內的新冠疫苗業已銷毀四百多萬劑,至於,即將於今年(2022年)十一月到期屆效的高端疫苗還有50多萬劑,預估高端疫苗的最高銷毀量高達170萬劑,占高端整體採購量的三分之一,以此觀之,從未完成第三期臨床試驗到採購500萬劑的高端疫苗,是有細究潛藏於貓膩之處的必要;以及「國光疫苗被誤打」,公費流感疫苗全面開打,卻在桃園市出現竟有118名三歲以下的幼兒被誤打到國光疫苗的低端錯誤,顯然,從年齡的對比到疫苗種類,以迄於效劑期限的機制設計運作,還是出現有千層乳酪效應的內部控管問題。
最後,「地緣政治徵兵制」,是否要恢復一年役期的徵兵制,已然是隨著兩岸緊張的互動態勢,而再度被搬上檯面,只是,從徵兵到募兵、從義務役到志願役、從養兵到用兵、從精兵戰力到浪費時間、從男性到女性、從適齡到屆齡、從人力訓練到武器整備,以迄於從地緣政治到國際戰略,均有其通盤檢討之必要;「百年一見二刀流」,日籍職棒選手大谷翔平在今年的球季,祭出每場比賽至少要出場3.1次(整個賽季超過502打席)以及每場比賽至少要投球一局(166局)的優異表現,進而成為歷史首位達成符合投球局數及打席規定的『二刀流』,也就是說,能投的『大谷』又可打的的『翔平』,這何嘗不是有來自於個人的稟賦、日本傳統棒球的訓練涵養以及美國職棒的最高殿堂角力,也讓英雄如何得以不斷攀登巔峰,有其應有的高度期待;「導遊領隊防疫課」,國境解封在即,旅行社禁團令也將同步開放,然而,根據觀光局出入境團客指引,導遊、領隊不僅得打滿三劑,還須受過防疫講習訓練才能帶團,如此一來,從強制規定到自願參訓、從超前部署到到處搶課、從形式主義到辦訓效益,以迄於從唯一聽講到多重配套,顯現出來對於後疫情的相關布局,無論是戰略或戰術的因應措施,又豈止一個亂字了得,更遑論於還有擾民與傷財之嫌,畢竟,防疫素養理當是要內化於國人公民德行的一種社會教育;「移工入境須隔離」,十月十三日起,移工入境將比照一般旅客執行『O加七』檢疫,七天的自主防疫期間,如果無症狀且持有二天內的快篩陰證明,可以外出、上班,但是,社福移工的服務對象多為具重症高風險者,像是65歲以上、6歲以下兒童、免疫力不全者等,在自主防疫期間快篩陰性僅能外出,不能上班,且需在旅館或移工宿舍,雖然,勞動部也會給予每人每天旅館最高每天1,250元的半價補助,但是,雇主還是必須要支付移工自主防疫期間的薪資,也增加長照家屬的財力負擔;以及「新北人口四百萬」,內政部戶政司發布今年九月的全國人口概況,共有戶數906.25萬戶,全國人口總數為2,319.8萬人,這其中作為最大都市的新北市,戶數達到163.28萬戶,佔全國總戶數18.02%為最多不過,新北市人口總數也是首度跌破400萬人關卡,主要還是受限於國際疫情影響,致使大量國人滯留海外,只是,從自然增加到社會增加雙雙為負的惡化情形,這也讓人口的數量及其人口素質的變遷議題,變得格外嚴重。
總之,高達15則的時事新聞箴言化,背後所實有的是從臺灣島內到地緣政治、從疫情火熱到後疫情善後、從政治到經濟或其它以及從法令到典章等生活序曲,對此,多些達觀來看待從「COVID-19」到「後疫情社會」的生活樣態和世間百態,至於,糾結於『個體(蘋果)-制度(木桶)-環境(製造商)』所顯現出來的這些整體社會事實(holistic social fact),更是說明:這個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它隨時在做改變。
(本文並同步刊登在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官網)
(本文的著作財產權經王順民授權歡迎轉載)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