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重陽節,因逢選舉年,參選人競相喊出加碼重陽敬老金,屏東縣恆春鎮的敬老金不只重陽發,過年和端午也有,今年有8名百歲人瑞領到全國最高的每人3萬6000元,但讓人稱羨「從生到死」都有的好福利,多數有2014年12月31日前設籍限制,之後遷入的新移民大嘆不合理。爭取連任的鎮長陳文弘說,考慮後延2年,但要視財源而定。

恆春鎮既有的社會福利堪稱「從生到死」到有,包括小學、國中生有營養午餐每學期2000元和學雜費補助,高中至大學、研究生有7000至2萬元不等的教育補助;取代電表補助的生活扶助金,鎮民每人每月150元; 結婚補助設籍新人各發1萬元,6至7歲學齡前幼童上、下學期各1萬元,身故者慰問金每人從3500元至3萬元不等;老人敬老金三節都有,另農、漁民還有肥料和器具補助。

恆春鎮的敬老金原先是70歲以上老人重陽即節才有,2017年通過自治例年齡從70歲降為65歲,每人1000元,70至90歲每人2000元,百歲人瑞則提高到全國最高的3萬6000元;鎮公所表示,恆春鎮今年設籍人口降至不到3萬人,65歲以上老人4833人,比例16.1%,屬於超高齡社會,每年敬老金因是三節發放,合計編列2700萬元。

眾多社會福利政策中,除了結婚、身故和營養午餐補助只需1年內設籍,其他在各項自治條例中都有2014年12月31日前的限制,不少晚遷入的鎮民直呼不公平且不合理,希望鎮公所放寬年限,讓新移民也能同享好福利;陳文弘說,部分自治條例制定的設籍年限已不符實際需求,考慮後延2年,粗估要增加逾千萬預算,但要視財源收入而定,不能亂開支票。

鎮公所有關主官說,1年社福支出約1.6億元,由核3廠回饋金每年1億多,鵝鑾鼻、貓鼻頭和闗山風景區公共造產收入和地方稅款約4000萬元支應,另每年2200萬元的國軍睦鄰回饋金,只限運用在三軍聯訓基地周邊數里;但公共造產收入近年因疫情銳減,若後延2年,對財政將是不小的負擔。(時事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2022.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