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晴天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

 

一項由媒體所進行的2021年高齡友善城市的調查結果業已出爐,背後所隱含的變遷意義,實有進一步深究之必要。

基本上,該項的調查,主要是參考WHO的建議指南,將所謂的高齡友善城市區分出涵蓋「交通公共設施友善度」、「社會參與度」、「醫療服務及健康品質」等三大面向,據以設計出來包括社區步行友善程度、公共空間與建物的無障礙程度、無障礙公車占比 、終身學習參與程度 、志工活動參與程度、休閒體能活動參與程度、醫療服務密度、空氣品質、長照2.0服務涵蓋率以及高齡政策滿意度等十項指標,從而進行對於臺灣各個縣市之於高齡友善情形的「城市健檢」,至於,表現最佳的五星縣市依序為台北市、新北市、台中市、嘉義市、宜蘭縣和花蓮縣,這固然是其來自於人口環境、文化環境、地理環境、產業環境及其景觀環境的『求同』和『存異』,但是,從三大面向到十項指標及其所兼具的互為主體性意義,將會是對於該起調查結果的針砭所在。

事實上,扣緊「交通公共設施友善度」、「社會參與度」、「醫療服務及健康品質」等三大面向,所據以設計的十項指標,一部分係以鎖定戶外的物理環境和人文活動,為其關注焦點,如此一來,在地老化的友善步行空間、無礙建物環境以及無障礙大眾載具,彰顯出來老於斯的社區照顧和社區融合,會是友善高齡長者的重要策略與機制運作所在,連帶而來的是回應於『減法照顧—自主能力—社會參與—健康促進』的關懷旨趣,那麼,包括終身學習、志願服務與保健活動,也成為了身心健康守護的轉轍中介;不過,值得留意的是,高齡族群所要面對緩老、抗老與舒老的各項老化課題,這也讓醫療服務密度、空氣品質、長照2.0服務涵蓋率以及高齡政策滿意度,扮演該項高齡友善與否調查的重要指標。換言之,從基本範疇的健康維護、疾病醫護、空品環境、長期照顧到進階層次的人際關係、社會互動及其自我實現,直指出來的乃是:一種長者多元需求及其相與對應的友善情形,這會是未來一項重要的文明化指標。

冀此,在這裡的針砭意涵,理當是要就其『長者—友善措施建置—超高齡社會』的變遷趨向,藉此思索關於「高齡友善」的概念內涵,特別是從友善的程度到廣度、厚度、強度、深度以迄於溫度的全人關懷,連帶地,「高齡友善城市」的概念指稱,更是要有從社區布建到區域生活共同圈建置的整全多層思辨;最後,對於高齡友善滿意度的城市體檢,固然係從正性角度出發,但是,從縣市之間到單一縣市之內的不友善情形及其社會資源配置不均的結構性限制,在在說明:關於高齡長者之『老權』的基本訴求,乃是現行諸如不友善情形的破口所在,更遑論國家機器對於改善家內不友善生活空間的相關策進作為。

值此,相迎於重陽節的通過性儀式,該項的高齡友善城市調查,自當是有其從高齡到老障、從友善到有礙、從縣市之間到縣市之內以迄於從公共場域到私性空間等等,要如何得以回歸於一個緩老、適老、安老的迎老建置作為。

(本文並同步刊登在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官網)
(本文的著作財產權經王順民授權歡迎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