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理事長
晴天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

報載連最新開幕的台北兒童新樂園,在13項的機械式遊樂設施裡,也只有2項是可供給輪椅上下的身障特殊兒童遊憩,對此,擴大來看,關乎到不友善的障礙生活環境,宜有它進一步探究的論述空間。

誠然,根據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與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的明文規範指出:休閒遊戲乃是兒童一項的基本人權,對此,歐美國家早已有為輪椅、感官功能障礙、自閉症 孩童專屬設計的遊樂設施,藉此讓身障孩童可以和一般孩子相互玩耍在一起,從而達到社會融合的健康促進真義,相形之下的當代台灣社會,卻是連一張輪椅兒童可 坐的鞦韆都闕如未現,更遑論到全面建置規劃的基本提問,就此而言,倘若遊戲權係屬一項兒少權益的文明化指標,那麼,要如何整合包括法令規範、典章制度、行 政協調、誘因條件及其規劃設計,藉以從消極不作為的被動地位以正視到這一群弱勢兒少本身所應該具備主動地位而來的各項積極性作為?

事實上,扣緊從功能範疇的「損傷」(impairment)、生理範疇的「失能」(disability)到社會文化範疇之「礙障」(handicap) 的連續發展進程,點明了漠視兒少基本的遊戲權益,實乃是一項預料之中的發展後果,尤有甚者,從行坐住臥的基本需求到就學就業以迄於作為公民一份子所應該享 有的社會?與權,在其制度性阻礙、累積性剝奪和滾動性影響底下,不同形式的社會性排除,早已是將身障族群予以邊緣區隔化,就此而言,要如何從對於兒少遊戲 權益的保障維護一事上,以增益出更多包括早發、晚現;疾病致殘、自然退化等等不同生命歷程的延伸性思考,這將會是一項重要的社會變革工程,畢竟,畢竟,來 自於物理、心理等等功能結構上的損傷失調,一旦是進一步嫁接在諸如年齡(像是身障長者)、障別(像是重度或多重障)等等的相成加惡因素,那麼,要如何有一 套分類、分級以及分階和分段的分流措施設計,這更是相迎於未來高齡長照社會以及身障鑑定新制的改造工程?

總之,理當是要見微知著以看待從兒少遊戲權益而來的延伸性思考,對此,擺盪在『不可行性』像是未有法令規範抑或是人身安全的風險考量等,以及『可行性』諸 如讓望塵莫及的遊憩?與以成為超越身心侷限的激勵動能,那麼,關於這兩者之間的策進作為,這何嘗不是突顯出文明化進程所應該要被發想的各種觀念思考?遠地 不說,單就到遊樂園以玩憩遊戲設施一事,究竟是要面臨到多少不堪的身心折磨?從身軀受限的交通載具、未符人體工學的博愛座椅、專屬權益的專用車位到配套措 施的輔具設計等等,彰顯出來的是在邁向身障、高齡以及長照需求的台灣社會,又要如何從社會排除以翻轉成為社會性包容的融合相處,顯然,這絕非是一步之差的 有限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