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晴天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

 

報載金門縣政府繼先前推出核發(中)低收入戶每人新台幣6,000元的紓困津貼後,宣布也將普發給每位縣民現金3,000元的紓困現金,待預算送縣議會審議通過,便可立即發放,除此之外,在疫情再次降級後,還要加碼發給每位縣民3,000元的消費券以振興金門的百業經濟,此一領先全國的「3+3」利多措施,自當是隱含諸多的結構性意涵探究。

誠然,若果報導屬實的話,那麼,這一波同時糾結社會救助以及福利津貼之雙重性體現的另類社會安全網,便要復歸於發展脈絡的深度考察,這是因為:首先,標舉給予經濟弱勢的低收入戶或中低收入戶,每人新台幣6,000元的紓困補助,主要著眼的是受制於疫情致使出現無以為濟的生計困境,以進行加碼補助的救濟應變措施,如此一來,從被列管的福利身分到資格未能通過的工作貧窮者,又要如何讓公共資源得以適所且適時於這些甘苦人的度過難關,那麼,相關聯的社會救助行政及其制度設計運作,便要有與時俱變的檢視空間,畢竟,任何的典章制度總會掉落於有需要協助者,因為資格不符合而無法得到及時雨的迫切紓困,因此,如何讓過程、動態與殊異的社會救助措施,達到關注民膜的濟助效益,這會是作為社會安全體系最後一到防線的社會救助制度,應該要嚴肅以對的變革課題。

其次,從被列管的標地人口以擴及到大眾的一般人口,那麼,該項由社會救助範疇延伸到福利津貼範疇的紓困、振興意涵,便存在有「求同」與「存異」的不同意涵解讀,也就是說,一方面經濟弱勢者的加碼紓困以及一般大眾的紓困振興,都是奠基於權利義務並不對等的政府預算支付,特別是『好康獲得免費福利』的該項「3+3」紓困振興方案,更是讓該項的方案執行,充滿政治、社會與經濟的多面向考量,而非是回歸於財政紀律的基本提問,或許,以金門一地的人口規模再加上特有的豐沛財源管道,祭出該項雨露均霑的撒錢措施,覬覦的是值此疫情期間的百業蕭條以及共傷情緒的身心困頓,而讓3,000元的現金紓困以及3,000元的紙券振興,達到多方皆贏的共好目的,如此一來,關乎到9億元的上述兩大類預算支出,就不是該起議題現象的針砭所在,更遑論訴諸於包括需求評估、過程評估與結果評估在內的相關效益評估機制設計,是否被完備建置,藉以相迎於未來防疫作為的各項大灑幣政策。

總之,針對經濟弱勢族群所施以加碼的救助補助,實乃是一種由下而上之於地方政府應該要有的權變作為,只不過,從資格確認到福利身分、從急難救助到生活扶助以至於就業協助,點明出來:包括現金給付、方案項目抑或是中介網絡等整合性服務,如何有效建構和穩健運作,這才是後續觀察的重點所在;連帶地,結合紓困與振興的該項「3+3」方案,又要如何針對乘數效果、政治效益和社會效能,以進行綜融的整體性評估。

(本文並同步刊登在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官網)
(本文的著作財產權經王順民授權歡迎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