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晴天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

 

一則地方性質的報紙刊登聲明與呼籲,卻也攸關非營利組織如何有其與時俱變的思考論述。

傳奇人物何明德及其友人所參與投入的行善堂,雖然是一個非正式團體,但卻是嘉義地區第一個以造橋鋪路為主的社會公益性團體,1997年向嘉義市政府申請成為正式社團法人,並於1998年2月在何明德過世後,嘉義市嘉邑行善團正式立案成立,同時也將其註冊為商標,只不過,立案之後的組織再造及其所關乎到的決策管理權力,致使何明德遺族有不同意見,而於1998年6月另行成立非社團法人的「何明德行善團」,並由其遺族負責,如此一來,雖是系出同源但卻未能協力合作,終至也讓『何明德』品牌沾染世俗塵囂,未臻應有的殊勝功德。

事實上,從行善堂到嘉邑行善團,在全無政府預算的支援下,至2016年5月止已經興建有521座橋梁,何先生的善行義舉也被前總統馬英九譽為「不僅是台灣之光,更是世界奇蹟」,同時,何明德更是獲得菲律賓「拉蒙·麥格塞塞獎領袖獎」的尊榮,一舉將個人的世俗成就推至頂端極峰,換言之,時勢造英雄,英雄進而引領時代的風騷,但是,後繼的接棒者如何開枝散葉以讓遺業有所傳承,便有其從人治到法治、從神聖魅力到法理統治、從自然人的未立案到立案的法人組織、從隨順因緣到透明管理、從「社會—法」到「法—社會」以迄於從血脈關係的正統到理念認同的法親等相互糾葛,如此一來,如何在一本初衷做自己的同時,因應於制度與大環境蛻變,以進行必要性調整,藉此復歸於保有初心的行善理念。

基本上,行善堂之於何明德以至於何明德之於「嘉邑行善團邑」抑或是「何明德行善團」,還是不超脫臺灣社會慈善組織發展的傳統脈絡,這其中包括有特定事件的如是因果,像是次子的車禍過世,讓何明德茹素拜佛的宗教行止更為虔誠,連帶地,見到朋友被馬路坑摔傷,則是立志修補馬路,進而發揮個人土木工程的所學專業,舉凡從橋梁設計到材料購買、交通連繫、經費收支、行動擬定,全由他一人負責,而被尊稱為「帶領大家行善的頭頭」之『善頭』,以此觀之,基於理念認同所聚集的個別性行善,再加上堅持不分貧富貴賤都有行善機會的參與管理,藉以成就包括造橋、補路、施棺與急難扶助等傳統型的濟眾事業。

總之,打天下以讓個別行善的理念有所落實,這部分自然是需要主、客觀的誘因條件,但是,治理天下的制度性善行,則有其從規範理念到運作技術、從內部管理到外部環境以迄於不同時空背景的自為權變和有所堅持,如此一來,更益顯現出來從單純的行善到制度的善行,實則綜融於「溫腦的心」之於慈悲及其「冷靜的腦」之於智慧的悲智雙運,若果非然,則是需要藉由聲明或呼籲,以再一次找回當初的道心和雙修的福慧。

(本文並同步刊登在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官網)
(本文的著作財產權經王順民授權歡迎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