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07📚
七字箴言看時事
01.兒少人頭訴訟費
02.希臘字母變種株
03.通姦不再有刑責
04.數據就是新能源
05.照護剝削涉錢財
06.包裹修法新冠狀
07.監院調查3+11
08.國產疫苗疑炒股
09.群聚染疫全面爆
10.給我疫苗按喇叭
11.全部舉債給紓困
12.雙北取消期末考
13.端午連假不移動
14.城市高溫宅生活
15.疫苗信心認知戰

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晴天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

 

六月份的第一周(2021.06.07)所羅列出來的七字箴言包括有「兒少人頭訴訟費」、「希臘字母變種株」、「通姦不再有刑責」、「數據就是新能源」、「照護剝削涉錢財」、「包裹修法新冠狀」、「監院調查3+11」、「國產疫苗疑炒股」、「群聚染疫全面爆」、「給我疫苗按喇叭」、「全部舉債給紓困」、「雙北取消期末考」、「端午連假不移動」、「城市高溫宅生活」以及「疫苗信心認知戰」等15則的七字時事箴言,這也使得相與對應的延伸性思考,是有它嚴肅以對的必要。

首先,「兒少人頭訴訟費」,立法院院會讀修正<民事訴訟法>部分條文,規定受訴訟救助的兒童或少年,倘若因負擔訴訟費用而導致生計受到重大影響的話,得向法院聲請減輕或免除訴訟費用;「希臘字母變種株」,世界衛生組織(WHO)宣布對於新冠變種的新命名系統,將使用希臘字母稱呼在英國、南非、印度等國家率先發現的變種病毒株,以避免國家或地區被汙名化;「通姦不再有刑責」,司法院大法官會議去年(2020年)做出釋字第七九一號解釋,宣告刑法第二三九條通姦罪違憲,立即失效,立法院三讀通過刪除通姦罪,通姦罪正式走入歷史,但是,配偶間若有違反忠誠義務、侵害配偶權等情事,即使沒有無刑事責任,仍須負擔民事損害的賠償責任;「數據就是新能源」,隨著數位時代的急速前進,這使得數據創造出來的是新的架構、新的生意、新的壟斷、新的政治、新的經濟,與過去不同的是,像是土地、機械、勞力到石油等過往的遊戲規則,勢必要有不同的應對方式,特別是包括數位世界、數位學習、數位素養、數位公民及其數位生存的相關思考;以及「照護剝削涉錢財」,除了對於年邁長者的不當對待外,也因為失能或失智等身心限制,而讓從生前的財產信託或往生之後的遺產受益,都有可能受到某種的『照護詐欺』。

其次,「包裹修法新冠狀」,基於強化疫苗等緊急授權的要件與可問責性、排除不合宜法令之障礙、提升篩檢與醫療資源配置的治理及效率且提升防疫資源配置優先順位和決策的公平、參與及透明度等理由,陽明交大發布聲明,呼籲立法院在六月初的臨時會針對<紓困振興特別條例>、<傳染病防治法>、<藥事法>等相關條文展開所謂的『包裹式修法』,只是,對照於臺灣的公民政治素養,統包方式的修法策略,利弊得失似乎也是高下立判;「監院調查3+11」,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外界將矛頭指向機組員『3+11』檢疫政策的決策過程,包括究竟放寬檢疫措施與疫情爆發有無關聯?放寬檢疫措施有無作成會議紀錄?與會單位與人員為何?相關決策過程是否符合傳染病防治法、港埠檢疫規則等規定?以及有無相關行政責任等,只是,監院柏台大人的政治立場及其公信力,卻也讓此一舉措,反而成為話題之一;「國產疫苗疑炒股」,國產疫苗遭疑炒股,對此,蔡英文總統嚴正聲明拿出證據就查辦,否則,就不要製造社會對立,此一發言,也讓炒股疑雲的風暴,被掀開以進行全面的檢驗;「群聚染疫全面爆」,第二階段的疫情管制,卻是出現包括長照、醫院、產業、學校等偏屬於封閉或半封閉性質的機構群聚染疫,換言之,最後一道防線的失守,也預伏全面性爆發的岌岌可危;以及「給我疫苗按喇叭」,因應於國內疫情嚴峻,疫苗仍陷不足窘境,有人上網號召民眾,駕車到總統府周邊路段長按10秒喇叭以示抗議,對此,警方表示,倘若屆時出現慢速行駛情形,將視為交通的狀況進行疏導,若有違法違規則是依法處置,這是否成為某種官逼民反的前兆,是有進一步觀察之處。

最後,「全部舉債給紓困」,立法院三讀修正通過紓困條例第11、19條,紓困預算上限將達8,400億元,經費可視疫情狀況分期編列,而紓困期間也將延長至2021年6月30日,事實上,紓困經費在去年(2020年)最初通過時,是編列600億元,第一次追加1,500億,第二次追加2,099億,這次也同時是第三次追加,金額為2,600億,至於,本次紓困4.0方案所追加的2,600億當中,防治經費佔734億(28%),紓困經費佔1866億(28%),全數係以舉債方式支應;「雙北取消期末考」,即使是學校恢復上課,國小生也要面臨期末考,對此,不少家長反應,學生的線上學習,各班進度都不同,擔心影響小孩考試,應該要取消期末考,台北市府目前已經有半數以上學校取消,新北則是高中以下全部決定取消期末考,如此一此,如何補強數位落差背後的學力量能,這才是問題的癥結所在;「端午連假不移動」,本土疫情嚴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醒端午連假應避免非必要的移動或返鄉,也包括『少去多買不接觸』的採購原則;「城市高溫宅生活」,疫情嚴峻導致愈來愈多人係屬居家辦公或宅在家,而排出大量的空調廢熱,也讓都市氣溫持續上升,進而形成氣溫升高和用電量增加的惡性循環,除了用電量恐破紀錄外,城市高溫水泥森林的景況,恐怕是益發嚴重;以及「疫苗信心認知戰」,根據各國的經驗,台灣疫苗要打足70%人口才能解除危機,這部分除了疫苗的數量和接種的比率外,接種之後所可能引發的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及其注射疫苗信心,將會是覆蓋率的關鍵所在。

總之,高達15則的時事新聞箴言化,背後所實有的是從台灣島內到地緣政治、從疫情火熱到後疫情善後、從政治到經濟或其它以及從法令到典章等生活序曲,對此,多些達觀來看待從「COVID-19」到「後疫情社會」的生活樣態和世間百態,至於,糾結於『個體(蘋果)-制度(木桶)-環境(製造商)』所顯現出來的這些整體社會事實(holistic social fact),更是說明:這個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它隨時在做改變。

(本文並同步刊登在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官網)
(本文的著作財產權經王順民授權歡迎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