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晴天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

報載行政院將於六月中旬規劃公布孩童家庭防疫補貼的相關細節,屆時針對家中有國小以下孩童或國、高中特教學生的家庭,發放每名新台幣1萬元的家庭防疫補貼,並且透過全國繳費網或ATM等方式,以方便家長領取,對此,教育部也呼籲,在相關手續尚未公告前,民眾須提防來路不明的各種訊息,避免被詐騙,顯然,對於各方的意圖覬覦,是有不同的解讀意涵,這其中更是要回歸於照顧社會的當下臺灣,藉此去正視長照家庭裡不同對象屬性、概念範疇的人身需求。

基本上,倘若該項孩童家庭防疫補貼的發放,係為了彌補因為請假扣薪留在家裡照顧學童的收入損失,那麼,同樣是為了照顧生理弱勢高齡長者而請的長期照顧假,是否也要比照辦理或比例原則發放,更遑論於莘莘學子會有恢復上課和安親才藝的外部系統,來加以支援,至於,包括到宅性質的居家照顧抑或是社區入駐的關懷據點,也因為社交距離的群聚感染之虞,而紛紛有所保留予於暫停服務,更不用說,即使是全面的解封,對於老化、退化的身心照顧難題,將只會持續加惡,這一點,作為最終父母的國家機器,斷然是不能置之不理於同樣是「照顧社會」一員的弱勢人口族群。

准此,在這裡的思辨真義點明出來:如何面對社會變遷所衍生出來對於「長照家庭」之相關需求及其福利服務網絡的有效建構;連帶地,疫情當只是作為映照「長照家庭」不堪運作圖像的一面照妖鏡,如此一來,一萬元的防疫補貼,背後除了福利津貼之於現金入帳(in-cash)的社會性補償用意外,諸如方案項目(in-kind)、服務輸送(in-service)等社會支持體系,要如何有效建置及其穩健運作,這才是檢視該起包括高齡少子女化、卹老撫幼、家庭照顧假之類的針砭所在。

冀此,在這裡的考察論述就不僅止對於每名孩童新台幣1萬元家庭防疫補貼的發放金額,進行津貼額度、身分確認之類的枝微末節討論,畢竟,值此非常時期而來的非常手段,該項的防疫補貼,安撫民心的象徵意義,自然是大於所得維持的實質效益,只是,約莫250萬人受惠的防疫補貼金額,再加上林林總總的各項龐大經費支出,那麼,該項急急如令之「防疫預算政治」的把關機制和財政發展危機,是否也要有更多超前部署的防範措施,遠地不說,回到二級警戒的疫情生活,那麼,少了防疫補貼的盛暑漫漫假期,學童的安親才藝、父母的非典就業、生計的坐吃山空抑或是疫況的共情傷害,有所解套的,又豈止於1萬元的家庭防疫補貼,便可以了得。

(本文並同步刊登在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官網)
(本文的著作財產權經王順民授權歡迎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