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晴天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

民間團體想要推動所謂的長期照顧假,雖然,主關機關勞動部在第一時間回以茲事體大而有待評估商議,但是,相迎於快速到來的超高齡社會,那麼,長期照顧假的關懷意旨,當只會不時地成為用以衝撞社會穩定運作的一項公共議題,

誠然,即使長期照顧假是可欲、可行和可為的,但是,相與衍生的衝擊影響,這才是議題處理的開始,這是因為:首先,長期照顧假的操作性定義要如何有效的界定,這部分包括像是有照顧需求的資格認定、照顧的期間認可及其留職照顧的權利義務;連帶地,即使是訴諸於最終父母的國家責任,但是,從形而上的長照政策、長照法令到技術範疇的典章制度和行政協調,在尚未有相對完備的布建措施,說明了一旦是啟開了『長期照顧假潘朵拉』,那麼,可能的各項拉扯,短期間恐會讓長照假陷入更多的糾葛,遠地不說,長照假的成本支付,要如何個人化、企業單位化與國家化之間,取得比例原則的衡平關係?特別是長照假的施行,是否如同於現有的育嬰留停般,淪為照顧女性化的翻版、複製?至於,回應於工具層次的操作介面,那麼,長照假係為一般或特殊的假期?當只是限定於職工的另類職業福利,抑或是要進一步地擴及到已經離職成為主照者所對應的喘息服務?針對老障為主的單獨長照假,抑或是可以延伸到幼齡兒童的家庭照顧假?准此,在這裡的思忖直指出來所謂的長期照顧假,就不僅止於有薪且彈性的長照安排假期,而是要如何就其公假或事假、請假或休假之間的界線,以找出個人、家庭、企業、社會的最適狀況,至少,不應該是過於將複雜問題予於單一或單純的切割處理。

事實上,跳脫上述的技術性操作,長期照顧假的施行,也不只是某種不上班以留在家裡的照顧家人,而是要如何扣緊態度、技巧和知能的「照顧素養」,以祈使讓長照假增生更多的照顧效能,如此一來,在心態上,就不應該將長照假視為一項不可或缺的替代性質,而是要回歸到協助專業照顧的某種補充性質,換言之,執行該項的長照假,也就不在於假期的天數長短,而是如何妥善運用這些的特殊假,以達到過渡時期的人力補充、喘息支援或是從長計議的照顧計畫?如此一來,劍及履及之所在也就不在於推動所謂的長照假,而是需要長期照顧的這些家庭,目前的照顧需求和運作型態是否合宜、妥適?連帶地,即使是暫時放下手上工作以回歸家裡,但是,從新手照顧者到主要照顧者抑或是畢業照顧者的演變歷程,這當中應該要有的照顧技巧或專業知能,是否有其從照顧之前到照顧之中的訓練養成或培力增進?冀此,有無長照假可以申請,這反而不是該起議題現象的重點所在,而是在尋常的生活世界裡,所謂「照顧素養」是否已經內化成為您、我心靈結構的一部分,以此觀之,當前所欠缺的「照顧素養」及其所造成道德危險、福利依賴的臺灣長照亂象,突顯出來權利行使及其義務責任之間的落差或不對稱,才是真正的癥結所在。

總之,人口海嘯的加惡相應,照顧議題當只是其中一項的破口,要如何守住權利義務的衡平關係,那麼,照顧的女性化、津貼化、福利化、民粹化,當只會不斷積累以成為壓倒長照家庭的最後一根稻草。

(本文並同步刊登在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官網)
(本文的著作財產權經王順民授權歡迎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