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俊達
(中國文化大學學士後社會工作師學分班學生)

 

為了提升性別平權意識,臺北市府教育局打算借鏡紐西蘭的經驗,先行鎖定10所弱勢國中試辦,採取企業贊助方式,每月固定發送免費衛生棉給女學生,並且結合衛教相關課程進行宣導,最快6月上路,預計會有1500名學生受惠,若是反應良好的話,將不排除推行到全市的國中。其實相關的措施,不只紐西蘭在2021年推廣至全國學校,美國俄亥俄州也於2020年4月起,停止對女性生理用品課稅,英國則是於2021年起全面取消對女性生理用品課徵增值稅,更有甚者,蘇格蘭議會在2020年11月24日全票通過,首創全球首創的<生理期用品免費供應法>,從2021年開始,小學到大學的各級教育機構和公家機關,都必須提供免費且足夠的衛生棉、衛生棉條與月亮杯等生理期用品。

到底是什麼原因,讓這些先進國家注意起這件讓每個女生每月都困擾一次的月事?主要的原因是自於「月經貧困」(Period Poverty)這個概念,對此,紐西蘭的Youth 19組織進行了一項調查,他們發現9到13歲的學生約有12%的人,因為貧窮而無法獲取生理用品,超過8%的學生則是會因為這樣的原因而不去上學;在英國的調查中則是顯示,女性每年約需花費至少160英鎊(折合台幣約6,000元)在這類的用品上,這筆錢在你我眼中也許是一筆小小花費,但是,對於被生活壓榨的弱勢家庭來說,這樣的需求往往就會因為貧窮因素,而被忽略或犧牲,這樣的被迫選擇,除了是會對女性形成不必要的生理健康威脅,像是尿道發炎或貧血等,更有可能會造成心理壓力或性別歧視的惡性循環,因此,當我們發現因為生理期沒來上學的背後,也許還有更多的小細節,需要我們關心、留意。

回歸到性平觀點,針對女性每個月都會遇到的生理應對,除了提供免費生理用品,是否也提供友善的求學或工作環境?有無設置讓人安心的休息場所?有無落實彈性的生理假?抑或是讓生理期的女性員工、女學生,能夠選擇在家工作或在家線上聽課?乃甚至於在公開場合,可以讓男性參與分享相關的兩性生理資訊,不再只是躲在黑暗的廁所間才能談論的話題,而是要成為一項彼此關心的性平議題。

誠然,這個世界本來就因為每個人都有個別的差異化,才顯得多采多姿和值得期待,希望您、我多些的換位思考,就如同性平議題般,藉由對於月經貧窮的改善措施,以減少性平歧視,從而讓社會多些的性平騎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