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台灣地區高齡老化速度的加快,這使得對於長者如何促進身心靈健康的議題現象,就有它進一步深究的必要。
基本上,長者健康促進的生活型態包含了健康責任、正確營養、壓力處理、自我實現、動態生活以及人際支持等六個層面,抽象來看,可以歸納出生理的、心理的以 及社會的三種不同的概念範疇,就此而言,要如何針對老化而來的身心變化,據以提供相與關聯的策進作為,這當中顯然還是存在著某種的模糊性,比如說:在「老 身」的生理範疇部份,要如何從健康責任的價值規範裡,以思索健康管理如何進行並且得以持續,畢竟,從健康到不健康,就不單單只是一字之差,而是一線之隔的 同時,亦隱含著如何就其老化的歷程,以設計需求分級、分程而來的建置性措施;至於,正確營養的行動綱領,其所指涉的應該是界面更為廣泛的養生保健之道,就 此而言,除了限縮在資訊的不對稱底下,也要思索意願、能力與結構性限制,各自可能產生的干擾因素。總之,健康責任與正確營養的本意,理當應該是設置停損點 的止惡作用,而非是用以追求獲利點的擴充目的,更確切地說,因應老化而來的退化情形,那麼,生理範疇的持盈保泰,亦直指著心理與社會範疇,有無同步與跟 進!?
其次,在「老神」的心理範疇部份,雖然勾勒出來壓力處理、自我實現之兩極式的心理寫照,但是,壓力處理之於自我實現,卻也是一種連續性過程而來的徵別關 係,亦即,從情緒管理、壓力處理、自我概念到自我實現,除了因為老化而來的自我調整外,要如何預防偶發的生命事件,所招致對於壓力的蘊釀、發微、爆發到崩 解,進而摧毀了自我所精心建構的心靈結構,就此而言,關鍵所在不全然在於自我實現的超高層次,而是老化而來的抗壓能力和能量,是否已經被範定成為某種的刻 板印象,進而累積成為了一發不可收拾的發展後果;連帶地,要如何就「生理」與「社會」微妙或明顯變化而來對於「心理」範疇的衝擊影響,這方面的交互構造影 響,還是有待廓清、討論的!?
最後,在「老去」的社會範疇部份,動態生活以及人際支持的層次建構,其所指涉的會是一種避免因為存在性孤獨以及孤獨性存在而來的自反而縮,換言之,因為老 化而來的自我封閉,終究會使得長者將自己逼入更大的困境,不過,要如何針對長者之於健康促進和社會參與而來的結構性解套,那麼,之所以造成長者不斷地被主 流社會邊緣化的發展景象,這又未嘗不是直指著某種人身排除以及制度障礙的社會性建構(societal construction),就此而言,一種友善生活空間的營造,當屬必要且迫切!?
總之,樂於看到將不說老、不認老或是不服老以昇華成為某種集體心理結叢的變遷意義,但是,從不老、漸老、慢老、速老、快老、蒼老到耄老,點明了健康責任、正確營養、壓力處理、自我實現、動態生活以及人際支持而來的長者健康促進的生活型態,還是有詳實議論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