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晴天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

相迎於加快的老化速度,這使得包括老人、老障、老身、老本、老窩、老友、老趣、老虐、老保、老力、老立、老權抑或是老去的諸多娑婆現象,這又豈止是一個『老』字可以了得。

首先,必須要加以廓清的是,單純的一個老字,背後所幻發出來的會是從老化、活化、退化、惡化到火化的動態歷程,如此一來,嫁接在以人為本位的「老人」思索,那麼,所謂的老人就不只是單一名詞,而是隱含諸如性別、年齡、教育程度、職業類別、婚姻關係的複合性概念;連帶地,訴諸於長者個別的生理、心理、社會、經濟、認知、文化等發展介面,更是直指出來關乎到老人議題現象的探究,是要有『同中存異』的個別性分殊以及『異中求同』的共同性和合,就此而言,一套整全且多層的觀照視野,實屬必要。誠然,從初老、近老、少老、中老、老老到姥姥的老化階段,此一生理範疇的「老障」,自當難免,對此,如何讓從健康到亞健康以迄於從失能到失智,得以回應於健康、樂齡、快活老化的關懷意旨,從而讓平均餘命及其健康壽命「老身」,有其用以提升生活水準和生命品質的基本提問。

至於,環視真實的如常生活裡,從工作人口到依賴人口的人生轉銜,對長者來說,也不僅止於單純的身分轉換,而是有其包括所得替代之「老本」、住宅囚居之「老窩」、集體記憶之「老友」、沈澱自我之「老趣」、不當對待之「老虐」、全人發展之「老保」、第三人生之「老力」、減法照顧之「老立」、長者尊嚴之「老權」抑或是最後一哩之「老去」等人生課題,這部分是需要有超前的規劃、經營與實踐,如此一來,因應於老化的變革工程,若干的命題旨趣,便要有解構、新構的必要,這其中包括︰

1.就其心靈結構、世界圖像的『理念』層次,藉此重新梳理對於老人的文化認知模塑,如何得以有其與時俱進之權變轉化,畢竟,擺盪在從傳統到當代之間的人身喟然,盡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家有一老、全家落跑」的反諷拉扯。

2.就其綱舉目張、指導原則的『政策』層次,藉此廓清從社會政策、社會福利政策到老人福利政策;從家庭政策、人口政策、勞動政策、經濟政策到年金政策;抑或是從老人健康促進政策、老人住宅政策到老人社會參與之層層堆疊和環環相扣的整體性布局。

3.就其依法行政、依法辦理的『立法』層次,藉此還原回到基本的權益保障要優先於加碼之福利增進的基本定調,如此一來,〈老人福利法〉及其相關法令的制定、增訂或修正,自當是後高齡社會裡一項迫在眉睫的變革工程,更遑論於如何有其〈老人權利公約施行法〉的創新作為。

4.就其業務協調、服務整合的『行政』層次,藉此回歸到人類行為及其社會環境的發展介面,以讓食、衣、住、行、育、醫的衛福、教育、勞動、營建、金管等跨部會與跨層級的業務統合,用以捍衛長者基本權益及其維護最佳利益的關懷命題。

5.就其有效輸送、績效管理的『福利服務』層次,藉此正視到從老化社會、高齡社會到照顧社會,所要被突顯的就不僅止於流於工具範疇的照顧津貼或各項服務方案設計,而是要有「照顧素養」(caring competence)以作為一項公民德行的基本訴求,特別是如何讓責任義務與其權利行使的相互拉扯,得以找到一個妥適的衡平關係。

總之,因應老化的變革工程,已經是一項不能再掉以輕心的『灰犀牛』。

(本文並同步刊登在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官網)
(本文的著作財產權經王順民授權歡迎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