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貽婷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工作師學分班學生)

 

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在3月6日(2021年)舉辦「關懷憂鬱症講座音樂會」,呼籲家長關心青少年心理健康,這場音樂會主題為「青春不憂鬱——關懷Z世代的情緒風暴」,衛福部長陳時中在場也提到,近年來台灣青少年自殺顯著增加,為了重視憂鬱與自殺問題,衛福部與教育部積極討論將全國自殺防治三大策略並與學校三級輔導機制緊密結合,進而加強心輔人員、導師的心理健康防治課程,讓學生問題發生時,學校可以即時將個案轉介到專業醫療單位。冀此,攸關於Z世代的情緒風暴之問題,是有嚴肅且謹慎看待之必要。

近年來,青少年憂鬱人數逐漸增加,依2019年統計,蓄意自我傷害(自殺)是15到24歲族群第二大死因,也顯示出年輕世代的心理健康問題也日趨嚴重。據統計,台灣15至24歲自殺死亡人數,已從2018年的193人成長到257人,增加33.2%;自殺通報人數由2018年的4905人上升到2020年的7991人,增加62.9%。不僅如此,30歲以下服用抗憂鬱藥物的人也逐年增加,從2009年的10.6萬人增加到2019年的16.2萬。冀此,青少年憂鬱情緒人數的逐漸增加,這除了代表時代在不斷改變,更有加劇慢性心理中毒的發展趨勢,而這也是造成社會性成本不斷增加的一個黑洞。

於千禧年後出生的年輕族群(Z 世代),同時也是生活在「電子虛擬」與「現實世界」的原生世代,打從出生起,就開始飽受社群媒體影響,生活在網路、手機與社群中,因此,限縮於科技發展所塑造出的社群關係與價值觀,對於「自我認同」造成很大的影響,倘若,遇到生活不順遂或倍感壓力,甚至於出現失學、失業等「雙失」情形,更是容易產生精神心理問題,進而成為憂鬱與自殺的高風險群。

事實上,造成青少年憂鬱情緒的成因複雜,從生態系統理論(Ecological Systems Theory)來看,無論是與個體有切身關係的生活環境,包括有從家庭、學校、同儕及社區之「微觀系統」;到彼此之間的聯繫關係之「中介系統」;以及個體未直接參與,但卻是會有實質影響的「外在系統」因素;乃甚至於也被文化、政治、法律、社會、時事等「宏觀系統」所牽動;最後,也會受到環境事件與生活方式改變所波及的「時間系統」。准此,青少年憂鬱情緒問題深受家庭、校園、社群人際關係及環境變化,彼此間環環相扣且層層堆疊的交互影響。

實際上,憂鬱症一般都會聯想到悲傷、絕望的情緒,但是,「笑」真的就是代表快樂?如果習慣把憂鬱、低落的情緒隱藏起來的人,常常以笑示人,那麼,發生「微笑憂鬱症」的機率也會增加,甚至是會比憂鬱症更加危險,就像是在眾人面前戴上了微笑面具,卻隱藏著自身的情緒需求,「微笑憂鬱症」的潛在患者,正是遊走在憂鬱症與正常之間的類憂鬱症,所造成的影響是不容小覷的,只是,往往也容易被人們所忽略。

誠然,「微笑憂鬱」(Smiling Depression)一詞近年在心理學界討論熱烈,這類型的人總是用微笑外表,隱藏自己內心的憂鬱和痛苦,然而,「微笑憂鬱」常發生在自我要求高的青少年身上,這些孩子努力維持課業、社團甚至校園裡的形象,讓人難以察覺到負面情緒,「要等到真的跳下去,大家才會知道」,事實上,他們也並非是全然放棄向外界求援,只是,尋求協助的方式會很「隱晦」,例如發字很小的限時動態、大家看不太懂的貼文或訊息,希望周圍的人能察覺到自己的真實情緒、求救訊號,以此觀之,當我們在對憂鬱症患者表達關心前,要先評估自己與對方的「熟稔度」以及可以提供多少的「支持」,否則,若是給對方過多的期待,卻無法持續回應,這反而可能會讓對方更為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