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雨儂
(中國文化大學學士後社會工作師學分班學生)

 

每年台北市府舉辦的「內湖樂活夜櫻季」,已經是成為台北市區最受到矚目的櫻花景點之一,自1月底到3月,寒櫻、八重櫻、昭和櫻等櫻花陸續綻放,綿延內溝溪畔長達三公里,入夜之後的點燈,更為景色增添了一絲絲的浪慢情懷,大批的觀光人潮,雖說是為東湖增加了觀光收益,卻也間接造成該地區的交通亂象。自前年(2019年)開始,台北市政府便和當地的地主洽談徵收土地一事,並且決議於明年(2022年)一月拆除公園旁的保進幼兒園,以作為擴大公園和加蓋地下停車場之使用。

誠然,為了增加城市綠地、紓緩源源不絕的觀光車流,台北市政府在距離捷運站十分鐘路程的樂活公園祭出「少一個幼兒園、多一個停車場」的開發政策,而非是針對櫻花季,增開從捷運站到樂活公園的櫻花接駁車,此一舉措,不僅是變相吸引民眾改以車代步,這與台北市政府一向提倡的「節能減碳、循環經濟」等價值理念,相互違背,更遑論於停車場建成後,蜂擁而至的人潮與車流,更將會為狹窄的康樂街,埋下交通車潮人流的諸多隱憂,特別是春暖花開及其觀光熱季所帶來的空氣汙染、環境污染等社會成本,卻是要由鄰近的居民來加以吸收承擔。

預計明年(2022年)拆除的保進幼兒園係屬於準公幼,不僅收費較私立幼兒園低廉,創校以來優質的教育品質也是有目共睹,年年申請的人數大排長龍,雖說該幼兒園在都市計畫中屬於公園用地,其中九成為私有地、一成為公有地,北市府公園處與地主達成共識後,已經是拆遷作業兼具合法性,北市教育局也承諾園裡的107位孩童,有45位5歲孩童將轉介至公幼,其他3至4歲童則可不用抽籤,保證轉入公幼、非營利或準公幼,只不過,如此的配套措施卻可能會衍生出更多托育問題,比如:孩童進入公幼後的寒暑假照顧問題、家長與孩童跨區轉學後的交通問題以及在幼兒托育資源供需失衡的東湖地區,保進的保障名額是否會排擠到其他新生的入學機會,這也使得入園的門票從原先的「一位難求」變成「轉眼成空」。

總之,不夠完備的後援計畫,造成孩童、家長甚至是當地居民人心惶惶,根據<幼兒教育及照顧法>第16條規定,幼兒園3-6歲的班級師生比應在1:15以下,但是,臺灣長期以來公共幼托資源缺乏且分配不均,導致幼兒園超收的狀況層出不窮,各個幼兒園提交給政府的招生人數與實際狀況是否吻合不得而知,如今,幼兒園拆除後將優先安置的107位孩童,恐將會加劇該區尚未入園的新生家長托育壓力,就此而言,如何讓城市綠地、停車場、幼兒園的三方拉扯,能有其共存、共榮的可能性,這一點是頗值得政府與全民一起來討論與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