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晴天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

根據教育部的統計顯示,每年約有兩萬多名的高中職生,係屬於中途離校的失序狀態,至於,造成中離的可能原因包括有志趣不合、對所學沒興趣、缺曠課太多、必須打工以協助家計等,這其中更有高達七成七(約一萬五千名)的中離生,是屬於既失學且失業的所謂「雙失」或「雙未」族群,也就是說,十來歲的這群中離生,已經是被遺漏在校園和政府的保護網之外,而去向不明的他們,等待的往往是用以引爆出來更多不堪的人身遭遇。

誠然,該項客觀的經驗指標,反諷的會是從體制內到民間團體以及從學校端到父母家庭之於相關機制運作的可能失靈或失效,只不過,對於該起議題現象的針砭之處,理當是要有整全與多層的綜融性考察,畢竟,就「整全」的巨視觀點來看,除了關乎到就學不穩定的國、高中生外,從學童、少年到大專生皆隱含學習不佳的客觀事實,如此一來,諸如志趣不合、對所學無感、缺曠課太多等歸因事由,將只是某種的催化因子,連帶而來的偏差、曝險抑或是觸法,也只是冰山一角的問題顯現而已。准此,要如何藉由從學習不佳到就學不穩定的集體現象,以進一步鑲嵌於從兒少個人、父母家庭、學校制度、同儕次文化、社會氛圍、時代潮流抑或是全球化趨向的層層堆疊和環環相扣,藉此正視到從中輟、中離到漫不經心的學習狀態,這已然不是兒少、大專生的個別行徑,而是要進一步地擴及到對於制度設計與結構環境的通盤性檢視。

遠地不說,如何顛覆『只有問題少年,沒有少年問題』的認知基模,更遑論於去翻轉主流社會所設定『好學生—好成績—好學校—好未來』的文化目標,只不過,任何型態的翻轉教育或體制變革,終究還是不脫離相應於學習或就學的『陪伴』意旨,亦即,先有『陪伴』才有『培力』,核心價值是『在意』,中心思想是『學習』,進而嫁接於『互動』的轉化觸媒,以臻至於共學和共好的成長旨趣。

再則,扣緊「多層」的微視面向,那麼,超過2萬人以上的中離生,又何止是人數眾多所之於某種規模經濟的社會性荒謬,而是一項隱含集體意義的整體社會事實(holistic social fact),畢竟,從國小、國中、高中職到大專校院這一路走來,所被突顯的乃是規範性學習和目標性成長,這也讓任何偏離正軌的人生殊途,總是要不斷漂泊、尋岸,如此一來,對於上述的經驗現象,是要有更為深邃的思辨論述,像是從中斷學習而來的中輟生(國小、國中階段)、中離生(高中、職階段)、中介教育(透過中介教育方案以協助這群學習適應困難的學子們),又豈止於一個『中』字可以了得。

連帶地,從輟學、失學、復學到時學,也非是一個『學』字便可以概括一切,更遑論於輟學(中途離開學校)、尚輟(還未能找到這些人)、再輟(復學之後的再一次或多次的輟學)的一個『輟』字就能囊括所有的就學狀況?如此一來,中輟或中離的中斷學習人數,這已經不再是問題的聚焦所在,而是要如何緊扣從歸因、情境到後果之間的可能拉扯、串聯,藉此找出相與關聯的破解出口。

總之,回應於兒少最佳利益的關懷旨趣,那麼,對於超過2萬名高中職生的另類在家自學現象,是不能小覷可能的衝擊影響,畢竟,無力的父母及其無奈的家庭運作,對賭的就不應該是等待時間的過後,問題便可迎刃而解,而是這一條殊勝的人生道路,能否有人生驚奇的更多協助,對此,作為最終父母的國家機器,理當是要有責無旁貸的更多積極性作為。

(本文並同步刊登在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官網)
(本文的著作財產權經王順民授權歡迎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