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言
(中國文化大學學士後社會工作師學分班學生)

 

自從部立桃園醫院醫護人員確診疫情後,來自各方自我表述之見,也隨之而起,只不過,如何在建設性評論與情緒性評斷間取得衡平點,實有討論空間。

首先,在國際COVID-19疫情仍顯嚴峻之際,我國境外移入個案也隨之增加,中央防疫指揮中心於去年(2019年)12月1日正式啟動秋冬防疫專案,提醒民眾進出醫療照護、公共運輸、生活消費、教育學習、觀展觀賽、休閒娛樂、宗教祭祀及洽公機關(構)等八大類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務必要佩戴口罩和落實勤洗手,並與他人保持應有之社交距離,以降低感染之風險。COVID-19於去年爆發至今,從單一區域擴散至全球以及從原先病毒株到變異病毒株,影響之層面已經是擴及生理、心理、社會、文化、經濟乃至宗教各個層面,特別是從單一國家到幾乎是涵括全球,疫情風暴讓世界儼然成為福禍相依的生命共同體,個人無法獨立於社會之外,國家也無法置身於世界之外;從個人到家庭、從家庭到社會、從社會到國家乃至從國家到全球的生態樣貌業已悄悄產生微妙的變化,如此一來,一種新的世界連帶關係,是有重新思考的必要。

面對部立桃園醫院疫情延燒之際,澎湖縣政府祭出縣府員工禁止至桃園出差,並且暫緩到台灣開會與減少赴台就醫,雲林及苗栗縣政府亦呼籲員工減少前往桃園,從禁止到減少、從外圍之離島到相鄰生活圈,此一作為背後所糾結的認知基模,究竟是想要保有所屬縣市民眾的人身安全?抑或此一發想能讓防疫的問題,解決到什麼程度?還是又會引發什麼樣衝擊影響?對此,衛福部已然執行所謂的「清空」作業,強調只出不進原則,並將住院病患以風險程度分成三級以轉至其他醫院,冀此,從戰略之謀定到戰術之執行,又是否落實「最佳利益」的具實考量,特別是病患後繼的醫療照護與身心關懷;連帶地,社區能否確保將感染的風險降至最低?面對社會大眾所擔憂的防疫破口,能否說清楚、講明白,以讓人民有知的權利而不是生活在恐懼、猜測之中,進而造成認知混淆和與彼此對立。

此時,更應要回歸到個人的衛生習慣,建立民眾的自身健康安全管理,倘若每個人都能具有自律且自主的管理能力,是可降低疫情感染擴散的威脅,誠然,部立桃園醫院疫情的擴大,並非是大家所樂見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係以平等心、慈悲心來對待他人,少點責備與多點關懷、少點猜疑和多點同理,將人與人間相處之溫度找回來,就此而言,非必要不進入桃園市,這並不是孤立它,而是支持它、保護它,讓脆弱之處能夠生養氣息,以等待風起時,更能蛻變得更為茁壯,當我們一起走過「抗疫週年」的曾經滄海之後,重整身心靈之復歸與建構己身的心靈平靜,接續而來的經濟困境,會是您、我所須面對的另一項生活課題。

且讓我們一起守護這塊共同生活成長的土地,讓它能更具有承受多變的生命量能,以己身之力量行能做和該做且樂做的事,期待每個日子都能以一抹微笑,來看待身邊有情有愛的人、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