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晴天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

 

報載不少的大學校系會在寒假裡舉辦所謂的高中生營隊,對此,教育部也於近日發函給各個大學,指出有收到家長的檢舉函,至於,檢舉的內容包括部分營隊的收費過高、強調參加營隊將有助於個人的學校申請以及增強學習歷程檔案等,因此,要求各校系要避免這些情形的發生,倘若是進一步地涉及到招生倫理等不公情事,教育部除了會給予糾正外,並且要納入審查學校的招生名額總量以及作為相關獎補助款的依據,只不過,此一由來許久的事實現象,背後所糾結的迷思、弔詭意涵,是有進一步深究之必要。

基本上,對於該起營隊活動的針砭,是有必要回歸到以下的基本提問,那就是:校方或系辦之於舉辦寒假營隊活動的用意為何?究竟是為了解決什麼人的什麼樣問題?可以解決到什麼程度?以及又會衍生那些衝擊影響?以此觀之,在這裡的關注所在斷然不是已然變調走樣的營隊活動,而是要還原回到「個體—制度—環境」的論述架構,特別是藉由從巨觀到微視的層次性轉化,以找出破口所在和真正的出口,畢竟,處於膨脹不堪的高教市場環境,因應於少子女化趨向而來的生員不足,這使得各項可能招生的生源管道或途徑,總是充滿可能的契機轉換,如此一來,化被動為主動以進行包括學校或系所的營隊活動行銷,自然是一種權變性質的策略性規劃,連帶地,藉由營隊活動的課程設計分享,得以讓參與營隊的師生,增生出來某種團體動力的集體情感,這也使得諸如對於系所、學科、校園的體驗行銷;探索教育、學習檔案的專業成長;抑或是有助於入學考試的某種社會資本積累,彼此鑲嵌以成就這一段殊異的通過性儀式。

准此,在這裡的考察論述指陳出來的乃是某種生態環境所導致的結構性屈服,乍看之下,這是一項彼此互惠且您我共好的合意行徑,但是,在此一需求以創造供給,供給再行誘發出來更多供給的表象底下,被凸顯的還是某種文憑主義的對稱性關係,誠然,藉由營隊活動的建置設計,以提供涵蓋探索教育、職業知能以及生涯規劃的相關素養,這本來就是從小到大一項需要被有效推動的體制內建置機制,更遑論於此一社會化作用的涵養過程,也非是營隊活動就可以一次到位的短線操作,如此一來,校系所辦理的營隊活動,自然是讓人有對號入座的直接聯想,至於,偏高的活動費用抑或是過於高調的招生連結,當只是用以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總之,藉由賽伊法則(Say’s Law)以進行對於上述冬令營隊活動的經驗現象解讀,亦即,在當前高教運作失靈的結構性環境底下,作為某種高教市場供給的營隊活動,比如今年(2021年)臺灣一地便有高達42所大學和170個寒假營隊的報名資訊,像是前瞻生技檢驗實作營、前瞻奈米科技營、電學菁英培訓營、華陀營、公領營、設計營、語創營、地生營、戲劇尬文化營、聽語營、寒舞營、主播營、AI機器人營、諮輔營、南地營、醫社營等等所之於單獨、聯合辦理;所之於一天、兩天、三天或一周;所之於不過夜、過夜;所之於超早鳥價、早鳥價、團報價、舊生或教職員生子女價以及清寒優惠價;所之於個人、團體報名;以及所之於2,400元、3,700元、4,500元、5,800元、6,000元、7,400元、8,800元、9,000元、12,000元不同的營隊費用,據以具實滿足莘莘學子的諸多需求,而此一供給以創造需求,自然是讓各個大學校系摩拳擦掌且和竭盡所能地透過寒假營隊的辦理,以堆疊出來更多的學校資本累積和提升高教市場的競爭能力,至於,包括學生、家長抑或是參與的一干人等(stakeholders),在某個層次上,自然也都是結構性迫害的被害者。

(本文並同步刊登在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官網)
(本文的著作財產權經王順民授權歡迎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