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晴天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

 

現行台灣地區每學期有高達18周的上課時數,實乃是全球大學上課週數最長的國家,對此,由台灣大學、台灣師範大學以及台灣科技大學等三校所組成的台灣大學系統,因應於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延後兩周開學以及準時放暑假之故,順勢成為首度試行一學期上課16周的學校,但是,陽明大學與交通大學等校則是率先將學期縮短為16周,藉此強調規劃與國際同步以協助師生出國交流以及多出來的時數也能成為「第三學期」等等多重效益,顯然,此一重大的教育行政變革措施,是有它進一步深究之必要。

誠然,該項從18周縮減為16周的策進作為,究竟是要解決什麼人的什麼問題,可以讓解決到什麼程度及其又會衍生出來?特別是嫁接於國際接軌的全球化趨勢,那麼,從上課週數的減少到有無第三學期的另類發想,點明出來上述的上課週數調整,當只是高教冰山的一角,亦即,不能將高教的人才養成,窄化於週數縮減的狹隘範疇,以至於讓見樹未見林的我執觀念,漠視了背後所潛藏高教的發展性危機,這是因為:首先,從18周縮減為16周,除了壓縮幅度的設算標準有待商榷外,相與關聯的議題旨趣,更是綜融考量的相關判準所在,這其中像是:首先要加以廓清的是上課的學習效益與到校的週數長短,這兩者之間的拉扯關係為何?畢竟,從上課的周次、節數到課堂的型態、內容以迄於師生互動內涵,在在指涉出來影響學習的蛻變成效,實乃是多種因素的交錯影響,更遑論於有無從綜合或科技之於「學校別」、理工或法商之於「學院別」抑或是醫護或社福之於「系所別」分殊差異而來的通則辦理或個案處理?

冀此,如何因勢利導於該項的變革措施,以臻至於所應該要有的文明化意義,那麼,將週數的縮減以掛勾於國際接軌、學術交流抑或是提前畢業等功利主義命題,這已然戕害高等教育之於包括態度、技巧與知能的素養培育,更遑論於這當中所需要被配搭的建置措施,像是從學期制以轉化到學季制的對應策略;從學期當中到寒暑假期間、從校園到社會、從島內到海外以迄於從課堂到圖書館、研究室、社團抑或是打工場所等等不同情境場域的自主學習,又要如何內化以成為『就學認知基模』的一部分,乃甚至於轉化為某種的心靈結構?如此一來,在這裡的針砭真義理當是如何有效導正被動、消極以及不知為何而學的學習心態,進而重塑從個人到班級、系所、校園抑或是整體社會的學習氛圍,而此一無形布建的『境教』,也正是突顯少掉的二周上課時數,相關受教權益的保障機制,就不單單只是訴諸於國際交流之類的形而上思考。

總之,放眼遍布於各級學制而來的上課、中輟、中離、再輟、尚輟、曠課、缺課、翹課抑或是『雙未』的未升學未就業等情事,諸如此類的脫序、迷亂情境,除卻上課週數或時間的縮短一途外,有無將受教權以還原回歸到學子身上,特別是如何讓即將接棒的大專世代,得以擁有安身立命的生活技能和獨立思辨,據此成為一種隨時可以帶著走的應變能力,遠地不說,來自於『既知為何,才有如何』的關懷意旨,點明出來何以讓學院教育的文憑主義,成為國人念茲在茲的奮鬥標地?

(本文並同步刊登在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官網)
(本文的著作財產權經王順民授權歡迎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