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晴天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

 

報載桃園市政府固定要發放給老年市民的每年三節禮金,確定明年(2021年)起將從現行的2,500元一舉減為只有2,000元,並且設置有排富條款,即便是各個行政區依舊是可以透過自籌的預算,以提供不同項目內容的老人福利措施,但是,該項主因於經費排擠效應的權宜措施,還是有它議論的思辨空間。

誠然,以公務預算逕行對於老年市民所發給的三節禮金,已然是兼具多重的意義論述,一方面是有對於這一群資深公民之於過往社會性貢獻的肯定和回饋,如此一來,該項偏屬於福利津貼範疇的社會融合意義,理應是不能設定有所謂的排富條款,而是要針對發放三節禮金的正當性、妥適性和可能的衝擊影響,以進行正本溯源的檢視與檢討,否則,有或無市府所給予禮金的一分為二,只是徒增對於老年人口內部的族群對立以及莫須有的社會污名標籤;再則,三節禮金的發放,又有無相對應的需求評估機制,藉此有來自於涵蓋需求評估、過程評估以及結果評估在內的乘數效果,從而取得從老年人到其他人口族群,以迄於從三節禮金到不同方案的對象之間以及項目之別的客觀性比較,就此而言,倘若是以唯恐會造成社政預算的排擠效應,而將三節禮金下調至2,000元,這更是突顯出來當初所發放的三節禮金,是有淪為示好、討好的『民粹政治』之嫌。

冀此,對於已經是實施有23年之久的三節敬老金,卻是在2016年升格為直轄市之際,率然地,從每節的2,000元一舉提高到2,500元,但是,因為桃園市老年人口的逐年攀升及其敬老金支出的不斷破表,也祭出三節禮金的發放,並非是政府一定非做不可的法定福利(statutory welfare),如此一來,禮金額度的縮減,自然是一項不得不的忍痛作為,這也坐實了禮金發放的本身,所被覬覦的政治考量是遠大於福民利市的長遠規劃,更遑論對於其他非法定福利支出的通盤檢討;連帶地,縮減禮金所節省下來的經費用途,又是否有其所應該要有的『公開資料』(Open Data)及其相對應的市民責信?准此,在這裡的論述思考直指出來:倘若起訖之間,盡是政治權謀的意圖盤算,那麼,如何得以回歸到預算經費編列的公開責信機制設計,並且有其動態的效益評估建置,藉此讓取之於民並且用之民的『預算財政』少些的『預算政治』?

總之,縮減老年市民三節禮金一是,當只是冰山一角的潛藏危機,畢竟,欠缺對於經費編列的有效列管,早已經是讓從中央到地方政府的國庫與市庫,均走向財政懸崖化的崩潰危機,如此一來,從3,000元到2,000元抑或是乾脆不給,及其所映照出來的預算浮編濫用情事,此一扣緊「公民社會—民主政治—公民政治」的落差或斷裂,當為今日台灣社會脫序迷亂的歸因所在。

(本文並同步刊登在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官網)
(本文的著作財產權經王順民授權歡迎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