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薇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工作師學分班學生)

 

隨著人口結構邁向高齡老化,對於「老年」定義認知,當可以有不同的關照介面,這其中包括從心理學係以「心理年齡」來認定智力高下;依據<老人福利法>對於老人定義係為年滿65歲以上之人;從「社會資歷」而將老人稱為「資深國民」;就其人口結構比例,以將65歲以上老人佔7%、14%及20%分別稱為高齡化社會、高齡社會以及超高齡社會;也有將65歲視為是公務人員的法定退休年齡;另外,在社會福利的資格確認上,65歲以上的人開始享有大部份的社會福利服務。

誠然,從赫威斯特(Havighurst)的發展任務觀點來看,65歲以上長者要瞭解與適應逐漸衰老的身體、接受退休與收入減少的事實,離開職場後的人際關係更是需要維持,因此,保持社區參與便顯得特別重要,並且依據自己的經濟、家庭型態與健康狀況,來安排令自己滿意的生活,重新調整個人的價值觀,以接受死亡的降臨,此乃是生命持續而不終止。

其次,艾瑞克森(Erikson)的社會心理發展階段觀點,指陳出來65歲以上老年期主要的社會心理危機是自我完善對應於失望,此時的中心任務是反省並且接受真實過往的人生境遇,如此一來,正面的後果乃是對於一生感到滿意,至於,發展的障礙或失敗則是悔恨與絕望,以此觀之,自我效能品質之良窳實乃是人類全人發展的重要關鍵;另外,在身心部份的功能遞減,像是視力的退化,老人常見的有白內障,聽力退化部分,與老人溝通時當可語速放慢或是多一點手勢輔助,味覺退化方面,會影響到進食量減少與營養不良,嗅覺敏感度的減弱,導致常有老人對於身體與衣物的異味而不自知。

除此之外,還有主要會影響到姿勢與平橫的前庭覺逐漸喪失,倘若是再加上視力不良,容易造成老人的跌倒失跤情況;心理部份,長者的心智功能會隨著年齡增加而逐漸衰退,面臨到自己身體衰弱或伴旅離去的悲傷與失落,而與老化相關聯的是失智,此一症候特徵是行為與認知功能嚴重受損,導致引起個人的日常生活失能、工作因應能力的遲緩以及社交技巧和語言功能的逐漸式微。

事實上,面對高齡或超高齡社會,陪伴長者以經營自己愉快的身心態度,實有助於提升長者的生命品質,特別是在維持身體健康的同時,持續的社會參與藉以學習新事物,從而找到自我價值的蛻變契機,回顧於第57屆金馬獎頒獎典禮的圓滿落幕,這其中最動人的幾個段落在是枝裕和導演介紹73歲的侯孝賢導演「終身成就獎」,並且在侯導上台領獎時,身後一群深受侯導啟蒙與影響的電影人環繞著他,侯導說:「真的很開心,我都70幾快80歲了,勇成這樣,你想看看開不開心!」,此外,還有81歲的國民阿嬤陳淑芳得到「最佳女配角」和「最佳女主角」雙料影后,陳淑芳說:「等了63年才拿到金馬獎,我是演員,不是明星!只要你們記得我陳淑芳,哪怕是一場戲、一句話,我都會演下去。」,在場的每個人莫不深受感動。

當我們緩緩行進,是否也正朝向越老越是閃耀的蛻變人生前進,努力維護健康的身體、持續穩定的經濟基礎、積極的社會參與感,堅持追尋熱愛的事物,並且賦予價值感和分享傳遞出去,最終獲致的將會是一段殊勝且感恩的生命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