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系教授)

報載某科技業的董事長在談及有博士生放棄助教職位而選擇去擺攤賣雞排一事,而感慨地說指出像這樣的教育資源浪費,理應是要課教育資源浪費稅,對此,關於雞排博士生的議題現象,是有它進一步深究的必要。

誠然,攻讀博士高等學位一事,理應是多重的目的,這其中又以取得博士學位而來的教學、研究等就業型態,最被期待和稱羨,畢竟,架接在『好學生-好成績-好 學校-好未來』的文化性期待,這使得關於博士生轉為賣雞排一事,自然是顯得相對突兀,甚至於直接衝擊到既存認知的心靈結構,以此觀之,要如何從安身立命之 一技之長的競爭能力,以提升到安身立命之獨立自主的思維能力,也就是說,問題的聚焦點就不全然在於何以會有從學者到攤販之不同的職種身份,而是這樣的轉化 過程當中,亦否隱含著當事者本人的蛻變與成長,或許,沒有唸完博士取得學位,甚殊可惜,但是,從博士學位的攻讀當中,得以認識到本身的自我探索和職涯規 劃,這何嘗不是一種成功的教育範例,特別是將單純賣雞排以餬口的一種「職業」展現成為一項兼具「事業」願景的企圖心。

連帶而來的思考乃是在於關乎到『教育』之本質與功能的提問,這是因為:架接在表相的人力資本投資,其背後所糾結的是從勞心到勞力;從學歷到實力;從專才到 通才;從學以致用到學非所用以及從學校到社會之思辨能力、應變能力和競爭能力的充權培力,准此,『教育』的本身既是一種過程也是一項結果,從既定的事實來 看,沒有唸完的博士學位改去賣雞排,是指針對唸博士本身而來的教育資源浪費,但是,轉戰舞台的人生歷練,亦何嘗不是來自受教過程的深刻性反思,至少,在做 妳自己的同時,已然是超脫文憑學位而來的狹隘性思維,或許,更為基進的想法乃是:之於「念博士的去賣雞排?」以及之於「賣雞排的去念博士!」,這兩種殊異 的情愫叢結,其所投射的正是一種社會性的謬誤!

最後,當學歷、薪資及其社經地位彼此之間產生某種的斷裂和落差,那麼,還原回到議題現象的真義乃是:何以當前的新生世代缺乏一種改變自己、挑戰自己和超越 自己的勇氣、動力,就此而言,學歷的高低對照於志氣的多少,已然說明了『教育』此一巨靈怪獸,才是需要被衝撞和盤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