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佑杰
(中國文化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碩士學位學程研究生)

 

教育部於日前贈國小一年級新生《國王與國王》繪本,因為涉及同志議題引發各界議論外,事實上,今年(2020年)也首度針對小一新生的爸媽贈發「我和我的孩子」親職手冊作為新生的開學禮,期能協助父母增進親職關係。這兩次贈書所代表的意義不盡相同,但是,其所要傳達關於親職教育和從小認識性別多元的議題,卻是同樣值得加以探究。

《國王與國王》是一本在2000年出版的荷蘭童書,至今已翻譯成十多種語言在多國發行,台灣也在2018年由作家林蔚昀翻譯並由青林國際出版社出版,內容敘述皇后為王子安排相親,但王子不愛公主、反而愛上公主的哥哥,其同性的議題引起了立場不同的兩方家長論戰,對此,適齡性平公投得提案領銜人曾獻瑩舉出《同性戀是不是天生的》一書中的例子,認為孩子的性傾向有很大程度會被外在環境影響,擔心小一生在閱讀此書後會被影響而愛上同性,立法委員范雲則是認為,多元性別乃是家庭差異化的一環,就像隔代教養、重組家庭一樣,《國王與國王》是讓孩子了解「世界上有人跟我不一樣」的好機會,有助於減少校園霸凌。值此同時也另有一個小插曲:新北市立圖書館日前無預警將該繪本抽離櫃架,引起家長反彈後,才又立刻上架,但卻是加註了一行「本書適合親子共讀或教師導讀」的提醒語。

誠然,同性的議題的確考驗人性,而教育部在同性教育的努力也應予以肯定。但是,2018年公投第11案通過「不應對國中小學生實施同志教育」,雖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精神,情感教育、同志教育、性教育是不可分割的一環,但是,教育部此一舉措仍是有討論的空間,對於剛入學的小一生,即讓之接觸這個敏感的議題是否適當?選書的過程是否可以讓父母或團體參與並且表達不同的意見?最後,從新北市立圖書館的下架又上架並加注警語的插曲來看,行為的背後又是否隱含同性教育「應予分齡」的狹隘思維?

再則,論及到「我和我的孩子」親職手冊的此一創舉,顯然,教育部認為小一是重要的啟蒙階段的開始,父母的參與應能增進親職教育的成功,因而,想要透過贈書以協助父母在教養小孩的過程中能更順利,事實上,教育部不僅是針對低年級,而是為低、中、高年級共編了三本手冊,60個問題,範圍含蓋各類子女教養上的情境,提供自我診斷和教養上的指導,對其教育當局的用心,我們一樣是要給予肯定,只不過,遺憾的是,內容的編寫方式似乎較適合受過中高等教育的父母,只有提供書面手冊和電子檔下載,不像之前的糼兒篇有提供多語言版,如此一來,新移民家庭或隔代教養家庭或教育程度低下之類家庭,是否又成為被忽略的一群,他們的小孩本應得到更多的幫助卻反而是被邊緣化,更遑論於那些父母是視障的身障家庭?

總之,教育乃為百年大計,從小培育正確的價值觀和了解多元文化,是有助於減少歧視和霸凌,其重要性自當是無庸置疑得,但是,主事者如能多些傾聽、事前溝通並廣納建言,應可減少對立和紛爭,如此一來,也才能得到更多元和完善的方案,而不致讓人感覺無所適從抑或是多所詫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