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晴天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

 

一則關於兒少安置的新聞報導,背後相與糾葛的結構性意涵,會是議題現象的針砭所在。

根據衛生福利部官方的統計指出:兒童及青少年因家暴、受虐等因素通報的案件數有逐年增加的趨勢,但是,家外性質之保護安置的案件數量,卻反而是逐年的遞減,以去年(2019年)為例,通報的案件數高達7.3萬件,但僅有977案件才啟動家外保護安置的運作機制,所占的比率甚至於不到百分之二,這是否是因為國家機器為了符合<兒童權利公約>的精神原則,而以家內安置為其優先的處遇選項,以至於讓社會安全網的洞是愈補愈大。冀此,相關聯的議題思考,實有其進一步深究的必要,這是因為:

首先,高達7萬多筆的通報進案量,是否有一定比率係屬於誇大的無效通報,對此,倘若要以兒少人身安危對其文明進程之鵠的所在,那麼,除卻113專線之類的機會宣導外,是否可以讓諸如家暴受虐的情境、次數、頻率、強度及其衝擊影響等等的觀念充權,得以達到第一時間之於資訊正確、完整、即時且充分的有效把關,就此而言,現行對於家庭暴力的防治抑或是兒少權益的保障,所關涉到社會福利宣導的手段運用,宜是要有通盤檢討的必要;其次,關乎兒少受虐圖像的大數據分析,亦屬必要,對此,扣緊包括年齡、性別、歸因、事由、樣態、相對人及其家庭運作,以進行相關資料的結構性勘查探究,而這也說明了一套嚴謹的效益評估建置,這才是有效保護兒少安全的一項重大變革工程;連帶地,又要如何讓啟動家外安置之迫切、必要,得以有其明確操作性定義的基本提問,就此而言,是否要去追究為了回應於<兒童權利公約>的精神原則而有所權變,但是,過低或是太高的安置比率,背後的家外安置機制設計是否完備及其穩健運作,這才是該起議題現象的癥結所在。

其次,落實在經驗現象的迷亂所在,那麼,該項兒少安危所之於偏低比率家外安置的弔詭情形,自當是要進一步地糾結從國家機器之於統一派案的權控結構、逐步去民間機構化的不信任關係以及官方安置機構卻是不斷擴充的反常樣態,如此一來,扣緊生態系統環境所對於不適任父母及其羸弱家庭的可能疑慮,那麼,將遭受到家暴或受虐情事的兒童、少年,逕自交還以回到風險安危有待商榷的居家環境,此一『再家庭化』的突兀之處,是要有政府責信以對的必要,而非是祭之深層政府所慣常的權力霸凌,更非是一味的味了「CRC」而「CRC」;連帶地,這些反差且矛盾的政策定調和施政風格,早已顯露於藉由托育補助的準公共政策,以讓有幼小嬰兒朝其社區型或機構型之『去家庭化』的發展趨向進行。

總之,在這裡的論述真義指陳出來的是欠缺對於照顧家庭的政策綱領及其完備的家庭服務網絡,導致出現將受暴的兒少交付以回到施暴家庭及其將一般兒少逕自家外照顧之左支右絀、窮於應付的施政窘況。誠然,有風險之虞的兒少,就只能復歸於已經是岌岌可危的原生家庭守護,但是,安全無虞的一般兒少,卻是往外逕送以訴求於所謂的機構家庭照顧,而此一顧此失彼的背離現象,又何止是難以理解和無從了解,便可以了得。

(本文並同步刊登在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官網)
(本文的著作財產權經王順民授權歡迎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