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幸伶
(中國文化大學學士後社會工作師學分班學生)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在今年(2020年)的七月中公布了有關人工生殖的統計數據,這其中2017年的人工生殖寶寶已經達到10,236人,較前一年度增加有646人,並且是從2010年開始便呈顯逐年上升的發展趨勢,與此同時,2020年上半年的死亡數已經大於出生數,人口負成長為8,795人,這也使得高齡化、少子女化這二個人口學上的灰犀牛現象,頗值得加以特別關注。

誠然,人工生殖指的是利用生殖醫學之協助,以非性交的人工方法藉此達到受孕生育目的之生殖技術,根據國健署的統計,1998年接受人工生殖手術的女性平均年齡是32.7歲,2018年之際,已經來到了歷史新高的37.3歲,再則,依據內政部的統計,2019年生育第一胎的生母平均年齡31歲,這其中屬於35歲以上者,從2009年的9.4%大幅躍升到2019年的23.0%,換句話說,35歲以上高齡產婦初為人母的比率逼近1/4,而且2019年出生的嬰兒數只有175,074人,乃是2009年以來,僅略高於2010年的第二少,但是,因為2010年係生肖屬虎年,這在國人的認知基模中是最不受歡迎的生肖,因此,2010年這一年出生嬰兒數低是有其深層的文化因素,這與2019年跌破到18萬出生人口數的原因,是不可同日而語。

冀此,這當中突顯出來的就不僅僅是「從遲婚到晚婚」、「從晚生到不生」的變遷事實,而是年輕夫妻或是忙碌於工作,或想多享受幾年的二人世界,或是自覺沒能力生養後代,但是,等到了想生兒育女時,卻早已超過自然受孕的年紀,如此一來,就只能求助於人工生殖技術以傳衍後代,但不過,此一作為究竟是為了一償為人父母夙願的歡喜甘願,還是背負著傳宗接代壓力的不得不然,這多少有它值得深究之處。

依據國健署的資料統計顯示,在2017年10,236名的人工生殖寶寶當中,男嬰有5,349人、女嬰則為4,887人,男女比為109比100,一般而言,在人口統計學正常範圍落在102至105之間,高於或低於這個數字,背後可能隱藏著環境、社會、經濟、醫療、文化等因素,就如同在一胎化政策底下,導致近20年以來,中國大陸的性別比一直都是全世界最高的,而且遠遠高過於其它國家,雖然,<人工生殖法>明文禁止選擇胚胎的性別,但是,臺灣人工生殖嬰兒的男嬰數高過於自然生育性別比下的男嬰數,此一不爭的事實,是否也顯現出來某種傳宗接代、重男輕女的整體社會事實?這其中又有多少女性嬰兒,是在他人的認知基模選擇之下,被迫無法見到這世界的美好?

衛生福利部雖將每年10月11日訂為台灣女孩日,藉以響應聯合國重視投資及培力女孩,以讓女孩獲得應有的人權及照顧,然而,單就人工生殖男寶寶高於女寶寶的客觀事實,就知道女孩男孩一樣好的觀念,還是胥賴政府更多的策進作為,才有可能改變重男輕女此一根深蒂固的文化觀念,最後,由於高齡產子的客觀事實,隱含的問題還有懷孕過程中的母體與胎兒的健康風險增高,因此,在其懷孕的喜悅當中,是否要有額外產檢項目的規範性需求?另外,嬰兒出生後,會不會因為高齡卵子帶來的基因缺陷而造成發展遲緩情形,在品嚐滿月油飯的當下,是有著更多新手父母所要面對的重大考驗。

總之,這一則新聞報導除了性別比失衡以及受術媽媽年齡創新高等問題,背後還糾結如何有效提升職場的性別平權,如何創造樂生且能養的友善環境,面對此一鋪天蓋地席捲而來的高齡化、少子女化,政府應該要有更多積極的策進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