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玉
(中國文化大學學士後社會工作師學分班學生)

 

教改十年後五位青少年的成長告白,1996年的那一年【教改諮議報告書】出爐,牽動著台灣未來十多年學子命運的教改,即將啟動當時參與教改的學者,在多次的會議中發現,儘管多年來一直在為台灣教育開出一條康莊大道之際,仍舊有談不攏而停留在各自為政論述的百家爭鳴階段,但是,真正關切教改應有的課程內涵與行動,以及老師應該要扮演的角色又是什麼?這部分卻是很少有人去探討。

我們要能夠以嚴肅的態度去思惟:【我們應該給下一代一個什麼樣的教育,以作為一個急迫值得追尋底定的願景】,雖說,教育是百年大計,既然是關乎百年大計,何以教改不斷地隨著政黨的輪替再做更迭,我們給未來的下一代的教育,總是讓人無法適從,這樣的不確定性,真的可以給台灣未來的學子一個海闊天空的未來嗎?

從1996-2006年這十年的教改歲月,也牽動了五個小孩的人生價值,當時,那五個小孩都有屬於自己對未來的逐夢人生,當他們在追尋未來的同時,也必須面對現實社會環境的考煉,但是,值得肯定的是,他們從人生經驗的起伏當中,看清自己可為以及不可為的未來,也讓他們能於日後立足在社會的每個角落裡,繼續扮演好屬於自己人生的角色。由於,現代教育機會的擴張,講求人人皆有受教的蛻變機會,這使得身為現代社會一份子的我們,對於【教育】一詞及其內涵,都有各自的解讀論述,我們大多數人皆可說是當代教育所造就出來的產物,當然,對於教育也有著很深的切身感受,多少都可以對於教育提出個人精闢的見解,甚至評論現今的教育體制,但是,與其批評不如更嚴謹地看待自己對於教育的觀念跟想法,或者對於教育體制的變革,仍能懷抱著改造理想和未來展望。

長期以來的台灣社會,都沉迷在認知能力的競爭之中,過度依賴標準化的紙筆考試,來論定一個人的學業成就,傳統功能教育不只是教導讀寫算等基本能力,還包括團體生活的規範和社會共同的價值觀,致使每個人從個體的生物人走向適應群聚的社會人,學生不只是從正規的課程和課本學到知識、技能、態度、同時也從學校教育學習到如何與同儕相處、和師生進行互動,並且將導入到社會文化的融合,因此,教育不只是教導知識而已,並且對於個人的人格及行為養成,有重要的社會化作用。

從整個教育的結構功能來看,教育還是現代社會培育和選拔人才的一項重要工具,文憑或學歷具體標示一個人的知識水準,這也成為了重要的擇才標準,就個體而言,接受教育的養成是讓個人的生涯發展得以更上一層樓,但是,從整體來看,則是現代社會對於個人身分地位的一種界定。教育應該具有提高人力素質,提升社會整體生產力的諸多功能,但是,這其中難免還是會有所衝突地運用教育來培育或挑選人才,只不過,慣以文憑作為標籤,這種外在的學歷並無法真正反映個人內在實力跟需求,對此,我很認同Meyer他所提出的【教育真正具有的是選擇、分類、配置的功能,而非社會化功能】。

誠然,政府為了快速提升國家的人力資本,投入經費以進行高教改制,短短幾年內,把專科學校提升為技術學院,最後成為大學,看似立意良好,但是,大量設立大學並沒有提升台灣勞動力的素質,很多的經驗現象告訴我們大學生是變多了,可是,學生的素養、能力並沒有相對明顯提升,多的是大學畢業生仍舊在從事低薪工作,處在於高不成低不就的就業窘困狀態。關注台灣教育的李家同教授曾說:高教育的預算經費雖然是逐年提高成長,但是,始終追不上大學與學生成長的速度,大學學歷在我們的社會貶值了,學歷和學力不成比例的代價,誰又能扛下此一歷史責任?

正當孩子感嘆學校教育與職場需求出現有很大的落差時,博士賣雞排,博士從學校失業,這些不正是教育體制跟現實社會需求,呈顯出不成比例的尷尬對照?有時一個成功或失敗的教育,就會有如【蝴蝶效應】一樣,巴西的蝴蝶振翅會引發遠在德州的龍捲風,國際教改實踐者羅斯說:【教育有如科學的複雜系統、生物反應,過去經驗當下環境等形成的回饋迴路,如果不受抑制,會啟動一連串反映,小小差異也可能對結果造成莫大衝擊。】,所以,教育如何在適切己身的道路上美得無畏,這正考驗著我們。

台灣多年來的教育改革,總是令人捏把冷汗,改來改去讓人無所適從也不勝其擾,期許政策者可以巨視微觀,放大胸襟,真正讓此一百年大計可以深耕並果實豐碩,以讓我們的下一代可以扛起未來,並且成為站在浪頭以引領風騷文明進化的現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