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季徽
(中國文化大學學士後社會工作師學分班學生)

 

報載台中市北區某國中6名學生向市議員投訴,陳姓導師長期對學生有言語、行為的羞怒動作,還出手打學生巴掌霸凌,甚至於是將穿過泛黃的的生理褲、發酸的油飯、開封過的衛生棉送給學生,造成學生身心嚴重受創,受害學生的家長也指出,「該女老師擔任孩子國一至國三導師,孩子在這3年中備受老師言語、行為羞怒,使孩子身心出現極大傷害,甚至向學校輔導室請求協助,但是,輔導室卻反而破壞保密承諾原則,透露給孩子的導師知道,輔導專業上毫無保密之職責,讓孩子再次受到二度的霸凌傷害。」母親打電話向導師詢問求證,反遭導師嗆聲、掛電話。」班上的學生也指出,該名導師經常情緒暴走,在班上飆罵同學,聲音大聲到整棟大樓都可以聽到,還說老師鮮少叫他們姓名都以座號稱呼。

受害同學指出,老師採用分化、孤立,帶頭歧視班上的資源班同學,甚至於以成績優劣來明令成績好的同學不能與成績差的同學在一起,面對老師如此的脫序行為,校方毫無評鑑考核之機制,試問「家長如何能放心把孩子交給學校?」孩子隱忍至畢業才敢對外求援。學校也才啟動偶發事件因應調查小組來處理。

韓愈《師說》中「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充分說明了一個人活在世上,一定要有「老師」的教導,「老師」的作用尤為重要,針對在學習中的莘莘學子,老師亦是行為教化歸正的代理人,現今”老師”卻反而成為一個霸凌的加害者,以教育部2018年的統計為例,全國累計有159件校園霸凌的確認案件,這其中又以國中70件、比例44%最多,而在這159件校園霸凌的事件背後,被害人則有624人次,換言之,集體霸凌、集體被霸凌乃至於同群體被害人經常性、反覆性地受害,在在都是國內校園霸凌的常態。

根據2018台灣校園霸凌防制現況調查指出平均每3~4個學生就有1個曾經被霸凌過,有7成的學生表示他們曾經在學校親眼見過霸凌行為,但是,受到霸凌的孩童卻只有20~30%會通報師長,教育部雖然每年約莫受理600件疑似校園霸凌的事件通報,但是,往往是礙於各種因素,最後成案的件數至多不會超過200件,這多少反映仍然有近千名孩子受傷的心靈沒有受到保護,尤有甚者,兒福聯盟今年(2020年)最新的調查報告指出,國內學齡兒少過去一年內曾遭到校園霸凌的比例為23.6%,這顯示官方的統計數字,很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事實上,〈校園霸凌防制準則〉第21條指出:導師、任課教師或學校其他人員知有疑似校園霸凌事件及學校確認成立校園霸凌事件時,均應立即按〈校園霸凌防制準則〉的規定向權責人員通報,並由學校權責人員依〈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校園安全及災害事件通報作業要點〉等相關規定,向直轄市、縣(市)社政及教育主管機關通報,至遲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對此,從台中此一案件的受理時間顯示,受害者被霸凌時間長達三年之久,這實在是令人感到匪夷所思,特別是家長、老師乃至於旁觀同儕,對校園霸凌事件的處理態度,常流於被動性和與己無關的冷漠對應。

受害者遭遇霸凌事件後自己也沒有特別尋求處理,或者尋求處理後的消極態度,這也讓霸凌學生的老師,持續成為情節惡化的加害者,以此觀之,受害者自己本身、孩子的父母及同學,乃甚至於保護學生通報系統的輔導老師,學校單位,也都成為助長加害者被霸凌的共犯結構,換言之,沉默無作為的消極態度,使得原本可以成為抑制孩子可能被霸凌的防衛機制,無其功效,父母沒有敏銳覺察孩子行為的變化,同學見到老師怪異的行為也沒有選擇舉發通報。輔導老師的專業倫理更是便宜行事,受害者也持以隱忍漠視霸凌的態度,學校機構更是沒有盡到保護學生之責,導致受害者的身心受創加劇,此一偏差自陳霸凌者、自陳受凌者、旁觀霸凌者、兼為霸凌者,共同在校園霸凌案件中為受害者帶來傷害,並且成為不可逆的終身影響。

總之,教育部制定〈校園霸凌防制準則〉究竟是要解決什麼人的什麼問題?可以解決到什麼程度?解決過程中又會衍生出什麼樣的問題?及其所造成的衝擊影響又是如何?在在顯示霸凌防制宣導的消極作為及其學校的輕忽看待,導致台灣青少年自殺率上升,全國自殺防治中心統計,2018年有7000餘名青少年自殺未遂被通報,自殺的原因係以家庭溝通、人際、精神疾病有關,而自殺事件重大挑戰來自於校園霸凌有關,對此,年滿15歲以上民眾約有15.3%表示自己曾經持續被霸凌(估約312.5萬人);曾被霸凌民眾中,有54.3%發生在10歲至14歲,地點又以學校最多。

最後,如何啟動防制校園霸凌的第一線,以期許家長或師長的多元性關心,這才能幫助孩子們面對校園霸凌,以提升應該要有的敏感度,此外,同儕壓力也相對影響到學生是否願意處理霸凌問題並且減少被霸凌的發生,而家長與老師、學生與師長態度上對於霸凌處理能力,是否可以讓人產生信任以及是否關心校園霸凌議題,這些都是影響旁觀正義能否產生的考慮因素,由此可知,建立尊重互信的氛圍、師長的態度、家人的關心,成為防制校園霸凌不可以輕忽的重要環節。

多一分的關心,當可讓校園霸凌不再是沉默地成為幫兇的結構共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