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安
(中國文化大學學士後社會工作師學分班學生)

 

時到今日,資訊傳播科技一日千里,相較於過去人們在知識不普及的年代,在知識獲取的管道上較少,然而,在現代,傳統媒體搭配上網際網路的發展,已讓資訊的獲取可以說是十分容易,因此,也造成「資訊大爆炸」的現象。從報章雜誌、電視新聞一路到網路訊息,大眾能夠接受到的訊息,可謂是五花八門,數量也十分龐大,訊息的選擇因而成大眾在接受前需要做的功課,訊息照單全收非但難以消化也會造成「價值」受影響。

一般您、我作為訊息受眾,具備獨立辨別訊息真偽以及價值傳遞上十分重要,這是一種批判獨立思考的能力,也藉由這樣的能力進行有效的選擇,此一帶有批判性思考與選擇的過程即為「媒體識讀」。

在進入「人手一機」的年代裡,食衣住行育樂以及對於公共政策發表議論,人們都可以透過網路來協助或達成,但是,卻也產生了「鄉民正義」的怪異現象,一種集體情緒的抒發乃至於網路霸凌,尤有甚者,社群網站的出現更是加速了人們對於網路的依賴性,幾乎所有的訊息都可以在社群媒體上傳遞、推播,甚至可以說和個人的存在感互相依存,然而,訊息的可信度、全面性是否有經過把關?當訊息不斷地被片面地、單一視角地散布出去,那麼,是否連帶可能會造成網路輿論的偏向?也就是說,對於片段消息的散布可能掩蓋事實的全貌,進而使得網路使用者產生「直觀」、「武斷」抑或是「未審先判」的預期後果?

除去網路社群消息散布外,傳統媒體的影片、文字亦從網路社群取材,例如:一則從爆料公社取材的報導〈特教生穿國小制服引誤解,背後原因有洋蔥〉,爆料者原文中刊出一張照片裡有一位成年男子身著國小制服,讓爆料者懷疑該男子有侵入校園的意圖,因而加以貼文,此文一經貼出,旋即造成該國小的家長恐慌,並加強校園安全宣導,而後,國小校方透過管道聯繫該男子家長,得知該男子是特教生,這位學生有輕度自閉,他特別懷念小學生活,故喜歡穿小學制服到不同地方活動,但並沒有傷人或騷擾行為,也請該男子家長多加留心,提醒孩子行為可能會引來外界誤會。

另一則3年前報導〈媽騎車穿羽絨,竟讓女童穿「吊嘎啊」凍到發抖〉,報載一名女童的母親讓女兒自主決定穿什麼衣服,被民眾拍照放上爆料公社,造成輿論譁然,卻也帶給女童母親困擾,像是接到不知名電話、被民眾到社會局檢舉虐童等,單純的一張照片卻引發出社會大眾片面解讀,造成照片主角當事人的負面影響,如果當事人沒有適當的發聲管道向社會大眾傳達心聲的話,傷害可能會持續擴大。

承上的案例所言,網際網路訊息傳播的快速,引發傳統媒體為了獲取更多的點擊率,至於,時常從線上各大論壇取材,只求新聞的快速;另外,文字的簡略說明搭配上圖像更是能讓訊息大量傳播,因此,造就不少社會議題在極端簡化下成了「懶人包」。在網路社群自媒體以及傳統媒體競相要求訊息的快速底下,對於事實的全貌以及真實性查證,就不盡然是周詳到位的,最後可能衍生的輿論壓力造成的影響就十分可觀。由此可見,耐心找尋事件的完整性似乎是已經被片面、單一觀點以及破碎的資訊而自行判斷取代,並且成為大眾使用網際網路的習性。

最後,「媒體識讀」作為公民素養的能力之一,必須推廣為終身教育,而並非只是在各級學校裡推廣,期許公民能夠建構出辨識訊息的能力,了解到眼見不一定為憑,而是這些訊息都是被特意建構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