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安
(中國文化大學學士後社會工作師學分班學生)

 

依據2016年11月29日修正之《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中的罷免條件:「第一階段,通過原選舉區總選舉人的百分之一提議;並於第二階段通過原選舉區總選舉人的百分之十連署即可進入第三階段:罷免投票。」而進入罷免投票的程序後,原選舉區的選舉人同意罷免數必須超過原選舉區的四分之一,且同意票數必須高於不同意數方得將民選民意代表、首長罷免。援此,以公民素養、民主程序乃至罷免辦法,來討論此次備受關注的高雄市長罷免案以及其後的公民社會發展。

首先,以投票結果來說,939,090票同意罷免遠超過韓國瑜當選高雄市長的892,575票,望之符合民意展現,整個提議、連署、罷免三個程序完全符合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但是,回顧整體的運作操作,是否有將民主的多元概念像是尊重、理解、包容、傾聽不同的聲音等體現出來?而非僅僅是透過選舉制度操作對於政治人物的憤慨,乃甚至於是讓整個罷免行為成為集體發洩情緒的意氣之爭?

誠然,政治人物的道德高度,是否與「神」同行?亦即,在民主社會當中,意見相左的人們,必須透過一個政治人物以投射自身對於政治的想像,因此,能夠呼應出群眾心聲的人最能夠被推上神壇,堪稱為「造神運動」,但是,被推上神壇的是跟你和我一樣,都是有著七情六慾的「人」,一言一行也是會被放大檢視,如此一來,「神」也可以代換成「英雄」,以回應不滿於社會現實和對於未來茫然的人身投射,特別是對政治失望的時候,更會期待有一位非典型,可以游移在規範之間,帶來希望的「英雄」,因而,眾人見識到韓國瑜引發的潮流,席捲了選舉勝利,將韓國瑜推上神壇,但是,同時也將他推上道德的制高點。

了解了人們對於現況的不滿而將希望投射在「英雄」身上,就可以了解人民對於政治人物失信的不滿之際,就會展現出來多大的反彈力道,藉此將韓罷免並且推至神壇底下,如此一來,罷免行為背後所隱藏的公民議題,像是和平、理性、尊重、理解、包容、多元等公民素養,抑或是獨立思辨的公民自覺以及平等相處的溝通促進機制,已然是拋於腦後。

最後,綜觀公民意志行使的選舉與罷免,其意義不能只流於表面的勝敗輸贏,而是必須推動公民素養的建立,以讓尊重、理解、包容、獨立、思辨、和平等元素鑲嵌於公民社會之中,如此一來,才能睜大眼睛衡量整體局勢以為國舉才,而不是隨著政治意識形態、快意恩仇的集體情緒,進行零和遊戲的捉對廝殺,進而讓民主制度流於形式,失去了民主政治的初衷,並且留下了世代惡鬥的共輸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