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于晉
(中國文化大學學士後社工師學分班學生)

 

相信很多人在讀書的階段都會有相同的疑問:為什麼我們明明在同一個班級、上一樣的課程、考的試也一樣,但是,因為他的身分是「原住民」,所以就可以享有加分、享有特殊名額保障,乃甚至出現為了符合原住民的升學優惠資格,去改姓氏從母姓,使其符合身分,這樣對一般生不是不公平?

最早的原住民升學優惠可推溯到國民政府來台後不久,當時政府基於「漢化原住民」的立場,希望原住民族接受漢文化教育、融入主流社會,以加速山地發展,所以用<邊疆學生待遇辦法>,以讓原住民學生享有升學優惠,使其錄取標準大幅降低。

1987年解嚴後,台灣思想愈趨開放,開始重視多元文化,原住民運動逐漸興起。第三次修憲時也將原住民權益納入,因此,有關原住民教育及優惠的法案,逐漸形成專法的<原住民學生升學保障及原住民公費留學辦法>,在某程度上,這也是對於原住民文化的重視;連帶地,就語言教學方面,教育部在2001年的《九年一貫課綱》,將原住民族語列入母語教學,不過,也有人開始質疑原住民加分的正當性。

誠然,在歷經多年,漢化的原住民在生活習慣和文化適應都與一般人無異,那麼,當初建立在語言文化差異上的加分基礎,是否已經不適用?這些質疑也並不是毫無理由,自升學優惠辦法實施,因為加分而出現超滿分的情形,使該生成為該校榜首,2004年度甚至有超過20位的原住民考生加分後上了國立台灣大學醫學系,這件事引發不少台灣考生及家長的激烈反彈。為此,行政院相關部門特地修法,將特種考生名額改採「外加」,並於2011年頒布<原住民語言認證檢定>,只要是通過檢定者,優惠幅度就能從原先的25%提升到35%,反之未通過者,優惠則〝逐年〞減少5%,直到10%,沿用至今。這樣的語言檢定,這除了是用以確立原住民加分的合理性外,也鼓勵學生傳承自己的母語及文化。

總之,雖然語言認證考試嚴格限制了原住民的福利身分,並且減少對於一般考生的排擠,同時也顧及到教育公平性,但是,即便如此,仍有比例約2%考生的原住民獲得加分優待,這仍然是一項有所爭議的另類多元文化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