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升溫,寒假首度延後兩周開學,學校午餐是有機蔬菜最大的銷售通路,延後開學突發事件,讓有機蔬菜銷售卡關,農委會雖讓十五家通路業者銜接,仍有農民受到衝擊。農業界人士認為,僧多粥少、缺乏通路,是有機耕種最大的致命傷,政策應該適度進行通盤檢討。

耕種有機菜供應學校午餐的雲林縣青農聯誼會會長陳鳳義表示,當初轉為耕種有機蔬菜,就是看中有學校午餐採取契作的穩定採購,契作供應的主要精神,就是要需求才生產、流程生產。但從這次突發的學校午餐事件發現,就算是配合政策契作,仍無法保障有機菜農的權益。

陳鳳義表示,這批有機菜本來就不應該出現在市場上,突然大量出現,也排擠其他菜農的正常供應,骨牌效應造成其他農民的損失。

一名有機菜農說,有機菜市場有限,原本全台有機耕種面積約五、六千公頃,當時有機菜農還有利潤,政府把「友善耕作」納入,提升為一萬公頃左右,但市場消費量沒有提升,生產供過於求,是有機農民面臨的最大困境。如今學校延後開學,菜農只能把有機菜當產銷履歷菜賣,產銷履歷的當慣行農法菜賣。

三代務農的有機菜農葉豊仁表示,有機農業最大困境是缺乏通路與市場,現階段有機菜全靠新北、台北、桃園學校團膳、學校午餐支撐,多年來一直無法打開僵局。當學校午餐停止,個體小農受創最慘。原本軍公教是有機菜穩定客群,但年改後軍公教消費緊縮,有機菜銷售也冷卻不少。

葉豊仁認為,政府鼓勵青農返鄉種有機,但從未想過這些東西要賣去哪裡,青農政策也應一併通盤考量。

台大退休園藝系教授郭華仁表示,有機農產品生產增加後,與慣行農法農產品價差就會逐漸縮小,除了鼓勵農民耕種,也要鼓勵消費。

農委會表示,推廣耕種有機,不僅是農產品的價值,還包括環境生態上的價值,農委會正在做整個農業結構調整,包括針對作物、環境或產品行銷的獎勵,也用政策鼓勵縮短有機農產品與一般慣行農法農產品的價差,讓消費者更能接受有機農產品,進而消費。(時事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2020.02.15)